崖柏品鉴网

揭秘西汉初期半两钱与先秦及秦代的独特风格差异

08-23

揭秘西汉初期半两钱与先秦及秦代的独特风格差异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先秦时期半两钱的发现

先秦半两钱的发现,当属秦国前后的两个首都——雍城和咸阳最具代表性。其中,雍城是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首都,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秦孝公统治时期,秦国的首都才从雍城迁至咸阳,开启了战国争霸、统一全国的时代。近年来,关于秦半两钱的考古发现也多集中于这两个重要地区。

1979年11月,在凤翔高家河村,雍水北岸,当时秦国都城以南,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了一个钱罐,后经考古人员检查,该钱罐中共装有1557枚钱币。之后,考古专家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中的1470枚钱币进行实测,后发表了131枚拓本及其实测数据。

以半两钱具体的外观尺寸为依据,将这些钱币分成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钱币,外观均为光背无郭,且钱币周围呈现出不整齐的形状,币文“半两”的文字风格为大篆。

从131枚钱币的实测数据可以看出,直径大于3厘米的钱币有84枚,所占比例为64.1%,其中直径最大者为3.27厘米;直径小于3厘米的钱币有47枚,所占比例为35.9%。从整体上来看,小尺寸的半两钱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迄今为止在咸阳地区出土最大规模的半两钱,是在长安县首帕张堡发现的,经考古人员检测,此次发现的半两钱大约有1000枚。随后,考古人员对这些半两钱进行实测和分类,获取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

经考古人员认真细致的检测后发现,有43枚钱币上所刻文字因年代久远无法辨认,有31枚钱币上刻有的文字比较特殊,剩余的923枚钱币则由专家进行分类研究。

第一类钱币:钱币的外观直径大于3厘米,每枚重量在6—7克,厚度在0.15厘米左右。该类型特点的钱币共有148枚,所占比例为16%。该类钱币设有较多的不规则穿孔,并且存在流铜现象。从整体上看,该类钱币的造型设计粗犷古朴,所刻字体也较为随意,存在着多笔少画现象。

第二类钱币:钱币的外观直径在2.5—2.8厘米,重量在3—6克,厚度在0.1—0.15厘米。该类钱币共有737枚,所占比例为79%。从整体上看,该类钱币的铸造工艺较为粗糙,文字大小也不均匀,分别采用方折和圆折,以前者最多。

第三类钱币:钱币外观直径在3—3.2厘米,重量为6克左右,厚度为0.15厘米左右。该类钱币共38枚,所占比例为4.2%。此类钱币厚度较为均匀,穿孔比较工整,铸造工艺较为精致。钱币上的文字大小也比较均匀,笔画工整均匀。

秦半两钱的出土情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随后,秦始皇便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其中统一货币是秦朝经济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和途径.

第一,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禁止民间私自铸钱,若有发现一律处以死刑;第二,确立了官方认可的两种流通货币,即上币黄金与下币铜钱。秦统一全国后,对半两钱的铸造发行可以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北道长城线发现有秦半两钱窖藏,虽然其外观大小和重量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制造工艺却非常精致和统一。

考古专家在经过科学严谨的研究后认为,该类型的半两钱是秦统一后铸造发行的,铸造工艺明显优于先秦时期的半两钱,是研究秦朝时期半两钱的宝贵范本。

秦始皇陵临建设施中出土有“小型半两”,如在鱼池村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半两钱。经考古专家研究考证,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少数是早期流传和民间私自铸造以外,大部分钱币为秦朝末期官方发行流通的半两钱。

考古专家从规模最大的鱼池村遗址发现的540多枚钱币当中,精心挑选出50枚进行实测。经过数据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秦朝末期发行的半两钱在外形上逐渐缩小,这种风格类型的半两钱被称为“小型半两”。

从工艺和文字特点来看,“小型半两”与秦朝初期发行的半两钱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表面工整,字体方折,笔画端正秀丽,但是前者的直径一般小于2.7厘米,重量也更轻,一般在4克以下。

先秦半两与秦半两的辨别

考古研究成果显示,半两钱主要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由秦国铸造。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在西汉初期依然铸造发行半两钱。但是,由于当时民间私自铸钱的现象大量存在,逐渐导致半两钱的泛滥,半两钱的购买力严重下降。

到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始皇货币“钱重如文”制度,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取消各诸侯国的铸币权,随后决定发行新的五铢钱,并安排由水衡都尉属下的钟官、辨铜、均输三个官职来统一负责五铢钱的设计、铸造和发行。

新五铢钱的铸造工艺有了明显进步,民间很难仿铸。自此之后,西汉的货币、市场也逐渐稳定下来。根据大量的史料和考古研究成果,对于秦半两的时代辨别,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铸造工艺。先秦时期的钱币铸造工艺,主要分为陶范、石范和铜范三个阶段。其中,陶范工艺以山西侯马、山东莒县出土的钱币为代表。大致的工艺方法为采用质地纯净、耐火性高的细砂土混合原料制成毛坯。

然后铸成钱币的模型,将模型晾干或烘干后,将正面和背面合成一箱,经过打磨后形成密合效果,最后再放入窑中焙烧制作而成。该钱币铸造工艺使用的模型只能使用一次(即一钱一范),并且铸造的钱币重量不均匀,产量也较少,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铸钱方法。

而石范工艺则以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古钱币为代表,该工艺出现于春秋晚期,采用质地细软的滑石进行模板的制作,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与陶范工艺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而铜范是战国中期出现的铸钱技术,具体包括母范和子范两种工艺类型。

铜母范阳文正书,由阴文反书的陶祖范翻制,不能直接铸钱,是专供成批翻制子范使用的,再用子范来铸造钱币。从战国中期开始,诸侯之间进行着更加激烈的兼并战争,这也让民间的商品交易流通范围得到明显扩大,各国货币也有了逐渐统一的趋势。

似乎各国内部都在积极进行货币统一的改革。因此,先秦时期秦国发行的半两钱是由陶范工艺铸造而成的,该铸钱工艺较为原始,定型效果不佳,铸出来的钱币外观大小不均匀。

秦统一全国后,发行的半两钱则采用铜范工艺,并且均由官方铸造,钱币的外观形状和字体非常工整规范。文字风格。先秦时期,各国发行的货币上刻印的文字主要为大篆;秦统一全国后,发行的是小篆字体的半两钱。

从文字风格上看,大篆字体粗粝古朴,小篆字体则工整秀丽,笔画方折,钱币上的文字更加美观大方。由此可见,文字风格也是分析辨别半两钱年代的重要依据。

钱币的外观大小和重量。在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止,铸币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再加上陶范工艺依然是当时主流的铸币技术,从而导致铸出来的钱币的外观大小、重量各异。钱币的尺寸大小不规整、穿口也不规则。

由于使用的铸口较为宽大,钱币表面的流茬很难磨平,导致流铜现象普遍存在。秦统一全国后,在货币制度改革中实行“钱重如文”的原则,规定钱文为“半两”。此后半两钱成为全国唯一合法流通的钱币,并且均由官方铸造。

这类钱币的外观直径为3厘米,钱币尺寸的误差较小,外观工整,边缘平滑,穿口规整,这是该时期铸钱工艺得到明显进步的充分体现。

结合与半两钱一起出土的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在先秦时期,当时国家分裂的状态决定了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秦半两主要是在与秦国相关的地域中发现的。

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来看,多成批量发现于遗址与窖藏中,而在古人的随葬品和遗物中,很少发现半两钱。秦统一全国后,半两钱作为全国唯一合法流通的钱币,使用范围明显扩大。

因此,更多的半两钱及铸钱模具被大量发现,而对于新发现的半两钱归属年代的判断,势必也要结合伴随出土的物品、同时代的器物以及相关历史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才能得出更加准确与科学的鉴定结论。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半两钱,由秦国铸造发行,并且采用的铸钱工艺较为原始,导致钱币的形状不工整、穿孔多而不规整、钱币四周存在着明显的铸口茬痕。与此同时,该时期半两钱上印刻的文字大小也不均匀、笔画粗粝古朴。

后来,随着铸钱工艺的发展,半两钱的铸造工艺明显精致很多,并且字体笔画也更加工整规范,采用了大篆和方折的字体笔法,但是依然未能解决钱币大小各异等问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货币管理权收归中央,确定了半两钱为全国唯一的合法流通钱币。与此同时,货币统一后流通的半两钱,由中央政府负责统一铸造和发行,明确了该钱币的形状、大小、字体等标准。

新发行的半两钱有着更加精良的铸造工艺,钱币上的文字全部采用小篆字体,外观更加工整。该时期半两钱的外观直径更加准确地控制在3厘米左右,钱币重量则控制在7.8克左右。该时期秦半两的发行和流通,对秦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到了秦末汉初,随着官府统治手段的弱化,民间再次出现了私自铸造半两钱的现象,并且钱币的外观尺寸有着缩小的趋势,重量也更轻。西汉初期,为了更好地休养生息,私铸半两钱依然流通。至西汉高后时期,为了稳定经济,推行了与秦半两体量相似的八铢半两,而汉文帝五年(前175)又新铸造发行了四铢半两。汉半两及钱范在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均有大量发现,但由于政权更迭,官铸私铸并行,版式也较为繁杂。但西汉初期的半两钱在青铜质地、铸造工艺、字体风格上与先秦及秦代铸造发行的半两钱已经有了显著的区别,故而在参考出土品及历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这些特点也是可以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分析判断出的。

参考文献:

[1]耿铭泽。秦半两的设计元素与文化基因[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41-46.

[2]李雪艳。从“秦半两”到“通宝”——“天圆地方”宇宙观下的铜钱铸造[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04):85-87.

[3]徐军。谈谈秦汉半两钱[J].文史杂志,2009(01):68-70.

魏碑体书法字帖

青金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