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探索一杯唐代贡茶的秘密:陆羽与顾渚紫笋的故事

05-20

探索一杯唐代贡茶的秘密:陆羽与顾渚紫笋的故事

对于爱茶的我而言,每年一度的江南之行,也是一次关乎茶的朝圣之旅。

1000多年前,陆羽在《茶经》里,开篇第一句便是:“茶,南方之佳木也。”几乎绝大部分的中国茶,都产自江南。与江南茶相比,北方零星的产茶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江南访茶,绕不开的是湖州。

顾渚紫笋茶园拍摄

湖州是中国的书画之乡,是丝绸之乡,湖州于我的意义,是陆羽与顾诸紫笋茶。

顾渚紫笋古茶山,若干年前就曾经踏访过的。“茶者,紫为上。”读过《茶经》的爱茶人,对这句话应该不会陌生。

实际上,《茶经》里讲到的茶区与茶品种都颇多,也奇怪,唯有湖州的顾渚紫笋令我印象深刻。

顾渚紫笋茶园拍摄

想来,爱屋及乌,也许是因为湖州是陆羽写作的《茶经》的地方,是陆羽与诗僧皎然和尚、大书法家颜真卿悠游的地方,也是他最后死后葬在这里的地方。

去湖州,先拜访在湖州开民宿的孙松江贤伉俪。我们在北京因茶结缘,他们平时在茶山时间多,近年来我也国外国内忙于茶文化的讲座与交流,见面次数并不多。但是,真正爱茶人的心意都是相通的,并不因减少了见面次数而情感有所淡漠。

顾渚紫笋茶园拍摄

松江贤伉俪因为爱茶,爱上了湖州,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几年前干脆彻底从京城搬到湖州居住,在湖州开了一家名叫“枰庐”的民宿。依山傍水,群山环绕,养了两条狗,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

白日里,下午看完茶山,便开始享用枰庐晚餐。坐在枰庐的茶室内品茗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严格意义而言,许多茶的门外汉并不太知晓。

在唐代,却已经是当仁不让的贡茶,“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更是陆羽品评的“茶中第一”。其得名于两点,其一,产地是浙江湖州长兴水口乡的顾渚山,其二,其茶叶微紫,且卷似笋壳。

室内曲水流觞,水仙花吐露幽香,花香茶香,暗香浮动。山中夜晚,静如太古。一盏茶接一盏茶,不觉已经是夜半时分。偶有几声山村犬吠,更显得春夜寂静。

第二日,去谒见陆羽墓地。路上,经过一个叫西塞山的地方。我脑海中应急般翻滚出一首唐代小令:“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那么,这附近的某个溪水旁,便应该是张志和曾经在烟雨中垂钓过的地方了。

陆羽的墓地就在妙西镇一所学校旁边。走过窄窄的石板路,上得一座竹林飒飒的小山,陆羽墓地赫然出现在眼前。春风习习中,陆羽墓地寂然。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于我,陆羽不只是一代茶圣,更是一位隐藏于历史深处的有血有肉有自我认知的人。

陆文学自传里,他说自己“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仗击林木,手弄流水……”一副独来独往的行者姿态。就是这样的文字,让人深深记住了他。

陆羽的幸运,在于他的孤独,有人懂得。皎然和尚、颜真卿,都是他的茶友、诗友,唱和饮宴,窃以为,他们的出现,让陆羽在湖州孤寂的独居生活,出现了一抹明亮色。

如张爱玲所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懂得,比慈悲更为重要。你懂茶,我懂你。天下至交,莫过于此。

湖州的唐代贡茶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级别的贡茶院。原址之上,又建而成。经历了江南风雨的栉风沐雨,木结构的房子也变得有几分古意。

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如若去过京都或者是奈良,在来到这里,会更能唤起建筑物试图传递的那种唐代况味。

坐在贡茶院的茶室喝茶,盖碗冲泡的当地绿茶有些苦涩,入口硬度很大。山风穿堂而过。天色向晚,浓云堆积,似乎一场大雨又在酝酿之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文字 | 唐公子

图片 | 远山摄影

编辑 | 南橘

窝料的自制配方

比特犬图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