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沂蒙史志》最新发表:紫金砚背后的故事

01-29

《沂蒙史志》最新发表:紫金砚背后的故事

《沂蒙史志》发表俺爷俩的紫金砚文章


(2013-03-04 14:46:56)

转载

标签:

文章

第一期

图片

沂蒙史志

紫金砚


2013年第一期《沂蒙史志》发表了俺们爷俩的紫金砚文章。这里把文章的照片发上来,与大家共飨吧。







X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图4的最后一个图片与图5的第一个图片颠倒了位置。


原文是2个地图,发表这个不完整,重新补上。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一看就知道琅琊国的地域是多么大。争论,是要基于一个科学、公平的基础上。如果不讲科学、不尊重历史,随意瞎说,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反正,这个社会已经到了乱七八糟的时代了,没有必要认真了。


东汉幅,64-65页。


西晋幅,57-58页。


上面是东汉与晋代琅琊国的版图,来自于《中国历史地图集》大家可以自己去翻翻看。如果不会看这个,就不要去争论什么是古代的琅琊紫金砚了。更不要说什么定论了。不懂装懂,如同屎壳郎趴在尿罐子里面---找挨濨啊。诸位看官,仔细看看古代琅琊国的版图吧,什么临朐、什么八公山,与琅琊紫金砚有关吗?好在,韩国人现在没有来争论,紫金砚是他们老祖的遗产,万幸,甚幸。

分享:

千年琅琊紫金砚羲之故乡再现青岛晚报电子报 2013.03.24 星期日






米芾曾获赐唐代紫金砚
1957年国家在西安征集一方紫金砚,长方形,长23厘米、宽15.8厘米、厚2.9厘米。砚面大于砚底,四边内敛。砚堂呈长八角形,有破损。砚背往上隆起,铭文“绍圣四年造紫金石砚”,绍圣四年即公元1097年。
1972年《考古》第六期中的《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报告中说:“除生活用具之外,还发现了很多种属于所谓‘文玩’一类的东西……有紫端石风字砚一方,长22.7厘米、宽17.5厘米、厚3.9厘米。砚面有明显的墨痕,石质很好,出土時己残破。砚背面阴刻铭文五行:‘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 ’下面落款为‘元章’二字”。考此“元章”学术界均认为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1051—1107)的字号。
该报吿中的紫金砚,应是唐砚无疑,后世为宋徽宗所得,而后赐给米芾,又被苏轼借去,苏轼临终前曾嘱其子随葬,被米芾索回。米芾有《紫金研帖》,纸本,行书,作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苏子瞻携我紫金研(通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静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入住哉”!另有米芾《乡石帖》亦名《紫金帖》,行书,纸本,记载新得右军乡石紫金砚之快意,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琅琊紫金砚为米芾复得后,在砚背部亲作铭云:“此琅琊紫金石所镌,彼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然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还将此砚流传过程写入《宝晋英光集》。現藏首都博物馆。
临沂砚台岭寻得紫金石
史料载,自宋绍圣四年以降,不见紫金砚。而据现存紫金砚铭“琅琊”紫金石、米芾墨迹“右军乡石”等不难看出,出紫金石的地方应是琅琊王羲之乡里无疑。我们要发掘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让沉沦近千年的紫金石与世人见面。为此,笔者从史料入手,开始寻访紫金石。
红埠寺在唐代是径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地方,据《临沂县志》载,“红埠寺在城西铁牛岭上”。顺红埠寺路向北走,路东居民区地势西高东低,系铁牛岭向北发脉直至砚台岭,这一带唐墓较多,北道、角沂等地都出土唐镜,现藏临沂
市博物馆。笔者多次到红埠寺村调查,据
有文化的老年村民讲:“庙前的坑是釆石
形成的,相传早年取砚石,到了明清时都
来找鸡血石,这不,现在被填上了。 ”
我的学生孙建军遂以睿智的眼光瞄
准了“红埠寺铁牛岭一脉的砚台岭”。果
然不出所料,在此取到紫金石料磨制成
砚,我上手一观,确是“其色正紫,质抚凝脂,腻如童肤,丝绢茫润,呵气生云,扣之有声”。紫金石砚的特点均已具备,还要试试下墨如何。孙建军就和徐涛、謝宇等人到原政协副主席刘家骥家里试墨。挥毫之后,刘先生评价:“我当年在首博拓过出土的紫金砚砚铭,编写《临沂书画·珍藏卷》時正好用上。首博紫金砚我是上过手的,此砚材质与其相同,发墨很好,这就是珢琊紫金砚。 ”
在红埠寺铁牛岭一脉砚台岭发现了紫金石,证明红埠寺村民说寺庙门前釆砚石而成坑不是猜测。总之是名石出在名地,米芾所说“右军乡石”名不虚传。
紫金石名砚将发扬光大
紫金砚石是找到了,但一坑之内紫色石料也分三六九等,不能把红埠寺的紫石头都说成是紫金石。受变质岩成因的影响,真正的紫金石形成过程中,要在合适温度和庒力下熔入适当有色矿物质和云母,这种几率很低,因此紫金石弥足珍贵。
以四大名砚端、歙、洮河、澄泥砚为例,除澄泥砚为陶质外,其它均为变质岩,与“右军乡石,紫金砚”有个共同性就是都含有利于发墨的绢云母,因此含云母是名砚具有的重要组成含量。除发墨外,云母还具有防腐和发光的特点,因紫金石砚中含有云母,在日光下所产生的丝绢般“茫润”光泽,以及“得墨”效果,无疑是云母的作用。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熔入的物质直接影响砚石的好坏和第次,因此米芾砚铭曰:“此琅琊紫金石所镌,彼易得墨,在诸石之上”,可见紫金砚在名砚中的地位。
前文记述诸多寺庙附近多有砚石矿坑,与寺庙僧人取砚石抄写经卷有关。僧人为抄写经传需要砚石,他们大多是砚石的发现、发掘和传播者。唐朝是佛教流行的极盛時代,由于僧人终日抄写经卷,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也不乏其人,书法大师怀素就是一例。而京都西安与地方寺庙的佛教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因此红埠寺僧人将紫金砚带到西安也在情理之中。
往事越千年。 1978年在北京举办鲁砚展览之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可、姜书璞,让弟子和砚石爱好者调查发掘紫金砚石。孙建军不负众望,终于在今临沂王義之故乡兰山区境内,找到琅琊紫金石原矿并釆集了紫金石,并以“紫金石舍”为号。
千年紫金石名砚,正待发扬光大。
临沂市博物馆 李玉亭 撰文

琅琊紫金砚(三)


(2016-03-20 19:32:07)

转载

标签:

休闲文化

分类: 收藏鉴赏

齐石明是我的好友,他把这块他认为最好的琅琊紫金石砚台赠送给了我。我高兴的一夜没睡,连夜写了一首诗,表达心情:

隐者入山深,

平明坐看云。

松声去无意,

心境不沾尘。

随后,我去郯城请我的老师秋石先生,刻在砚台后面,落款如下:

子羽得紫金砚赋诗刻铭永宝 丙申 秋石刻

天人合一砚之道也,道法自然砚所宗也。





王胜春先生说,你做个裢搭子,前面装着这方砚,后面装毛笔,天天背在肩膀上,走哪带哪。

分享:


子,前面装着这方砚,后面装毛笔,天天背在肩膀上,走哪带哪。

分享:

南塘宝石——安徽寿县八公山紫金砚


(2014-02-24 16:16:01)

转载


分类: 百砚千姿之地方名砚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为楚文化集中表现地。楚考烈王迁都寿春。西汉淮南王刘安建都寿春,聚苏非、李尚等八公于此,撰写《淮南子》。这里还是“淝水之战”古战场。“投鞭断流”、“围棋赌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寿县境内的八公山,古称“紫金山”,蜿蜒起伏于淮水之滨,松影葱葱,流泉清清,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此山蕴藏着大量独特的天然石种——紫金石,取日月之精华,吸淮水之灵气,石色赤紫而质润泽。开掘紫金石制砚,始于汉,盛于唐。由于此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使制砚业数度失传,至清几乎绝迹。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历代受到书法家、画家、收藏家、帝王将相的喜爱和赞誉,紫金砚与历代名人有过不解之缘:李白曾用紫金砚研墨,写就《白毫子歌》、《寄淮南友人》等著名诗篇;宋代文豪欧阳修携紫金砚临淮水,写下“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共此游。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宋代词人李清照和其夫赵明诚共著《金石录》,并用紫金砚研墨,留下了一系列千古名词。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曰:“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寿县古时属南塘)

经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实验室取样分析,紫金石含有铁、钙、锶、钼、钾、碘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成分,而且含钙量很高。此石“质坚、润泽、发墨三美丰韵天成。”其纹理细密,湿润细腻如玉,抚之如童肤,色彩凝重古雅,纹理华美多变,呵气成云,发墨如油,滑不拒墨,涩不滞笔之优点,该石有红、黄、紫、绿、青、赭、黑等色,可分为紫金、紫带、鱼子红、金银线、花斑、黑籽、黄金带、碧玉、蛋壳青、蟹壳黄、紫金带、鹅黄、墨玉、罗纹等十几种之多

分享:

宠物培训学校正规学费多少钱

乌拉圭紫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