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从风砺石,风凌石的故事

04-11

从风砺石,风凌石的故事



新疆、内蒙、青海的大漠戈壁出产一种观赏石,其形态有的嶙峋峥嵘,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玲珑剔透,既有传统赏石“瘦透漏皱”的特征,也符合现代赏石“形质色纹”的标准。内蒙的石友习惯以“风砺石”称之,新疆的石友则以“风凌石”命名,但都有一个“风”字冠首。不管怎么叫应该都不为错,都是由风砂为动力吹琢、磨蚀、雕镂而成的奇石。咱就且用风凌石来说话。





风凌石是裸露在戈壁大漠的石体,经过长期风砂吹蚀磨砺,形成的一种可观赏的奇石。亿万年来,戈壁强劲的风夹杂着砂粒对岩石进行吹蚀和打磨,加之戈壁昼夜温差极大的特殊地理环境,莫氏硬度小的提前被吹磨殆尽,硬度高的岩石部分留了下来。



时光循序渐进周而复始,风沙不辞劳苦循环作业,天工造物,把个石头雕琢的七荤八素,十三不靠,凌乱不堪。但恰恰其中有的就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于是就有了我们可以赏玩的风凌石。



风凌石赏玩的历史算起来并不长,大概也就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虽有记载清朝时就有到西域的使者对风凌石有了认识,但没有非常详实的资料佐证。



传统赏石“瘦透漏皱”虽说是四个标准,但说来说去也都是形态上的所备条件。内涵收敛、谦虚笃静、灵通豁达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所限,文人活动半径所限,他们也只能在中原的名山大川澄怀味象,在四大名石中寻找精神寄托,在“瘦透漏皱”中聊以慰藉。虽说也有边关将士驻守边关、戎马征战,但谁会在“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境地拜石、赏石呢!这一刻生死度外“醉卧沙场君莫笑”,那一边还时刻铭记“不破楼兰终不还”呢。



再说出沙漠漆、葡萄玛瑙的地方那时候是匈奴国;出藏瓷、藏玉的地方是吐蕃国;出金丝玉、风凌石的西域小国就多了去了,那唐僧取经还九九八十一难呢!古代人想玩个戈壁石还真不容易,也不可能。那像现在收来的石头整汽车往中原拉,一时兴起,几个石友约起自驾戈壁滩捡石头呢!要是米芾、白居易等石痴当时见到戈壁风凌石,又不知会有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问世,多少动人的离奇故事流传。



说着说着就远了。新疆风凌石产地较多,产量也较大,那是以前。最初的哈密马蹄山到七克台,鄯善的风凌山到若羌,经过几个时期大量过度地开发,现在资源基本枯竭。好的风凌石一部分流入内地,一部分沉淀于新疆藏家之手。



风凌石的品类丰富多样,形态张力四射,质地密润坚硬,既可以诠释传统赏石的标准,又符合贴切现代赏石标准。既可以单品摆放,也可以组合置景。有的玲珑剔透,孔洞遍生,漏月疏风,有江南楼台烟雨之韵。



有的形若昆仑,气势雄伟,色韵沉着,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置一方风凌石于庭院、于客厅、于案几,就会有一种接近大自然、融入原生态的情趣,也会带来一种空旷豁达的胸襟。好石头越来越少了。且玩且珍惜吧!


哈士奇性格好吗

古董去哪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