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回顾

12-02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回顾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茶叶、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茶经》)。茶最先作为食用和药用,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自西汉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记载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的学术起源以陆羽《茶经》为标志,发展至今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宋以来的饮茶文化,代表了生活文化的精华而被周边国家广泛效仿、传播,是历史上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典范。逐一分析历代的饮茶法主流及其变革,大致经历了芼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末茶法、沏茶法五个阶段。






唐代以前的饮茶:芼茶法




唐代以前的茶品,可能有叶茶、饼茶和调和饼茶同时并存;茶汤制作以芼茶法为主;品饮方式则是品茗、茶果、分茶、芼茶等四大类型兼之。


芼茶法:以真茶杂和其他食物共同熟煮或浸泡。也就是说,在唐以前,其加热方式不仅有“茶、水、火”共同熟煮的“煮”茶方式,也有“火”加热“水”后的浸泡“茶”的“泡”茶方式。而饮茶方式则以调饮为其主要特征,这是茶汤由食物的“汤”“羹”过渡,生活中会习惯杂合其他食物来制备茶汤作饮。






唐代饮茶:煎茶法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体系得以确立的时代,代表人物陆羽的著作《茶经》一出,定局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轮廓。后人不仅从中理解了茶叶或饮茶学问,更为重要的是陆羽创造了一种文化形式,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建构在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上来表述。


《茶经》初稿完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定稿。煎茶法是指陆羽改革后创新的一种饮茶方法,《茶经》的诞生使煎茶法的地位得以确立并传播普及,导致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比屋之饮的社会风尚。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文化日益成熟。


唐初,社会大量存在着各种饮茶方式。《唐本草》:“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提及了茶的保健效果,作饮采用的是芼茶法。《食疗本草》更进一步说:“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至于《本草拾遗》则说:“茗,苦搽;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搽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这种饮茶法和前代相去不远,且更多在医书上得以记载。


到了唐代中叶,茶品及其制作的描述较为清晰。陆羽《茶经·六之饮》综录了当时的社会茶叶制作的状况。唐代的茗茶主要有四种: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觕茶即盘茶,大概是相当笨重的大块茶饼,《茶经·二之具》里说到峡中有一百二十斤重的上穿应该就是这种觕茶(现在云南四川等地也有千两茶等大块紧压茶)。散茶是把茶烘焙干了收用的叶茶,但是使用时必先磨成粉末。末茶是把散茶敲碎的饼茶磨成粉末。饼茶原来是荆巴间的制茶法,如果采的是老叶,制好的茶饼就得用米渍去涩,比觕茶制作要略精细些。陆羽总结当时制茶的方式是“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制成茶品共有四道工序:斫是把茶树叶砍下来,鲜叶蒸熬后制饼(或散叶),将饼茶(或散叶)烤松,把茶块磨碎成末状,然后把茶末放在瓶缶之中贮存以备用。


当时的茶汤制备及饮用方式,经陆羽的规范性记录后,也得到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到,社会流行将茶末“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棘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间之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茶末加水开汤浸渍,陆羽特别用病字框的“痷茶”一词指示,表明了不赞同的态度。而对当时在煮茶中加入许多佐料不停的煎煮、不停扬动茶粥的煮芼茶法,陆羽更认为是饮用阴沟弃水的语言来抨击。不管如何,按当时的习俗,的确存在着痷茶法、煮芼茶法两种茶汤制备的方式。


陆羽因对传统习俗的不满,就将煮芼茶法加以改良,成为他的煎茶法。由于陆羽既能开发新茶品,又能研究出完整的一套煎茶法,更能制作出成套茶器来执行他的煎茶法,甚至著书立说推展茗饮,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也因此把中国饮茶法从俗饮的层次,提升为生活艺术的层次。






宋代饮茶:点茶法





点茶法源于煎茶法,是对煎茶法的改革。煎茶是在铛或铫中进行的,待水初沸时下茶末,二沸时茶煎成,用瓢舀到茶碗中饮用,从加热方式看,唐代沿袭前朝利用了“煮茶”技术。发展到后唐及宋以来,茶人们试图更换另一种加热方式,既然煎茶是以茶入沸水(水沸后下茶),且煎茶时间较短(二沸即起锅),那么沸水入茶,即利用“泡茶”技术也应该可行,于是发明了点茶法。


加热方式的技术革新是点茶法和煎茶法最根本的改变,由此也带来了茶艺结构中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宋代称为团茶的茶叶加工方式势必有变化,制作时须将茶碾成极细的茶粉,来适宜于点茶温度不及煎茶的技术指标。点茶水温是渐低的,点茶法的流程中要先将茶盏烤热(熁盏令热)来保持温度。点茶时先注汤少许,调成浓稠状(调膏),原先煎茶的竹夹演化为茶筅,改在盏中搅拌,称“击拂”。为便于注水,还发明了高肩长流的烧水器——汤瓶。


点茶法在北宋初期的大力推展下,使得团茶日趋精雅繁复,传播的社会层面和地域也大大超过唐代,上至宫廷权贵阶层茶艺无与伦比的精致奢侈,下至市民斗茶之风盛极,饮茶的艺术形式多样化、生活化、仪式化。如果说宋以前的饮茶文化依托了食文化、药文化体系,那么宋代点茶法洋溢出的社会风尚,可以让我们看到,饮茶文化以标榜独立的文化意志和形式,占据了意识形态的最高地。这一茶文化的独立性后代都一直未能逾越。






元明时期的饮茶:末茶法




扬弃是历史演进的主要特点,宋代的点茶法较前朝是进步的,但过于精致乃至繁复奢侈的团茶生产方式,其生命力并不强壮,毫无疑问,茶品制作方式的革新成为主要目标。在宋代中后期,已出现了大量的草茶以及文人立志清雅的品饮活动,但并未形成主流。直至元代,由于蒙古人入主,民族大融合在即,文化冲突难以避免,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征的饮茶活动也成为典型的对象。从元代至明初,在中国茶艺史上出现了过渡期的饮茶法:“末茶法”。元代王桢的《农书》曾把当时的饮茶法归纳为四种:茗茶、蜡茶、末子茶以及芼茶。


1. 茗茶。茗茶饮用方法和现代泡茶最为相近。先选择嫩芽,然后用汤泡去青气,再煎汤热饮,这种饮茶法有可能是连茶叶一起吃进肚子里的,所以茶叶非嫩不可。2.末子茶。先把茶芽烘焙干燥,然后放入茶磨中细碾,直到粉末极细为止,不再榨压成饼,而是直接贮存或点汤。点汤方式与点茶法同。3.蜡茶,即宋代制法的团茶,但当时数量已大减,点茶方法也极为少见,大概只有宫廷权贵才吃得,而且也仅是偶尝绝品。这说明宋代的点茶法在元代已经完全没落了。4.芼茶。在茶中芼入胡桃、松实、芝麻、杏、栗等,共同调制煮饮。这种吃茶法虽有失茶的正味,但游客既可饮茶,也可食果,颇受民间喜爱。芼茶方法在当时最有名的例子是倪瓒留下来的,倪瓒素好饮茶,在惠山中以核桃、松子肉调和真粉,做成像石子般的小块,放在茶碗中,叫做清泉白石茶。一个自恃极高,文化品位极雅,又潇洒超群的元代风流名士,也懂得芼茶法,说明了元代茶艺改革是一个方向。







明清时期的饮茶:沏茶法




经过唐代的严谨规范、宋代浪漫盛尚、元代的曲折游弋,明清的茶者们一方面对饮茶法厉行改革;另一方面,茶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却呈现出一派豁然开朗的局面。


明清之际除了炒青绿茶的大行其道外,黑茶、花茶、红茶、乌龙茶都有相当的发展,至此,绿、白、黄、青、红、黑六大茶类齐全。可以说,黑茶是历史上固形茶的蜕变,花茶虽然在南宋时就有茉莉窨茶的文献记载,但其具体加工方法和各种不同名目的花胚,还是详见于朱权《茶谱》和钱椿年、顾元庆《茶谱》等明代茶书。红茶起源于16世纪,最先发明的是小种红茶,是用没有焙干的毛茶,经堆压发酵、入锅炒制而成。166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后来小种红茶逐渐演变为工夫红茶。乌龙茶,也即青茶,据专家考证,创制于明末或清初年间,王草堂《茶说》(1717年)记述了武夷加工乌龙茶的情况,说明当时的乌龙茶加工技术已很成熟。大致认为青茶是在绿茶、红茶制造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产生于红茶之后。同时,明代还创制了黄茶,据顾元庆《茶录》(1541年)中云:“黄茶制法,亦同于炒青茶,起源于浙江,其制法近似绿茶,惟是闷堆渥黄。”白茶虽名闻于宋,此时是指茶树的品种,在加工学意义上的白茶还是在明代创制。学者们认为在田艺蘅《煮泉小品》(1554年)中提到的:“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体现了白茶加工“重萎凋,轻发酵”、“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主要特征,且散叶冲饮。总之,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茶叶制造技术的鼎盛时期。自此以降直至近代茶叶制造技术产生前,鲜有新的茶类出现和新的制茶技术问世。


以唐代作为茶艺体系的基础,其煎茶法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是“煮+罗磨”,形成了规范的饮茶方式。到了宋代饮茶法,最具革命性的内容是摒弃了“煮”的开汤方式,首先采用“泡+罗磨”的点茶法,饮茶之事得到极大地推广。明清时代则将改革目标放在茶品制备上,特别是对宋代团茶制作极度浪费的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也接受和发扬了宋代点茶煎水注汤的“泡”饮方式,开辟了“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散叶冲饮“沏茶法”的新天地。


沏茶法,又称瀹茶法、泡茶法、工夫茶法,是通过茶叶浸渍的方式来呈现茶汤。与点茶法品饮时将茶末连饮不同,沏茶法仅是将茶叶在热汤的作用下浸出的成分来作品饮。比较沏茶法与远古的痷茶法,相同的是茶叶都是泡在水里,不同的是后者连茶叶一起食用,前者只品尝茶汤,弃去叶底。





推荐阅读


《唐代茶史研究》

宋时磊 著


茶是全球广为普及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而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习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大观园。茶从中国传播至世界各地,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纵观中国茶叶发展史,唐代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历史时期,茶兴于唐且盛于唐。本书以唐代饮茶风习、茶产业、茶制度、茶技艺和茶思想文化等为研究核心问题,对唐代茶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系统阐述唐代茶史的历史地位。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

沈冬梅 著


以往宋代茶研究多集中于茶经济方面,对于茶与宋代政治、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关注较少,本书另辟蹊径,对宋代茶艺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对宋代贡茶和赐茶的政治意蕴、茶与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观念、宋代茶书、茶与宋代诗词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剖析。全书详参古今成果,以宋代为范围又不囿于宋代,对不少茶文化现象,都有纵贯古今的论述。


《明清中国茶文化》

施由明 著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众多的分支文化组成,包括思想理论体系、文学、艺术、宗教、建筑、服饰等等,每个分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自成系统,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艺的高雅与脱俗,特别是茶艺的境界追求,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而中国茶文化所包涵的内容不仅仅是中国茶艺,还包括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分支文化中的内容。


《香茗流芳:明代茶书研究》

蔡定益 著


现存明代茶书共有50种。明代茶书可从原创性、内容、地域这三种不同的角度分类。作者身份有宗室、官僚、文人、僧道,作者籍贯以南方各省占绝大部分,作者年代以嘉靖以后的晚明居多。明代茶书的内容可分为茶、水茶具和茶艺四个方面。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流派儒、释、道均对明代茶书有深刻影响。明代特别虽明后期,社会有深厚的隐逸风气和观念,许多文人隐于茶,明代茶书对此多有反映。明代尤其是晚明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与唐代茶书主要记录贡茶大为不同的是,明代茶书主要反映的是商品茶。明代士人嗜茶者众,追求一种闲逸超脱的生活,结成了一些以茶相交的茶人群体。


《香茗雅器:明代茶具与明代社会》

蔡定益 著


明代最典型的茶具有炉、盏、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茶具,这些茶具在明代的茶书、诗歌、茶画以及小说戏曲中均有大量的记载和描绘。明代茶具与宫廷、文人以及世俗社会皆发生密切关系,是宫廷生活、文人生活以及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茶具主要由设于景德镇的御器厂生产供应,文人深刻影响了明代茶具的设计。儒、释、道三教均对明代茶具的纹饰、器型和款识产生很大影响。明代文人往往赋予茶具以人格、礼仪、入世以及崇玉等儒家思想观念。明代僧人普遍喜持茶具饮茶,茶具在茶禅一味的思想中扮演重要角色。明代茶具与道教(道家)的道法自然、隐逸避世和长生神仙等思想皆有密切关系。


《中国式日常生活:茶艺文化》

朱红缨 著


系统性呈现了我国现代茶艺文化的体系与面貌。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导论,茶艺文化基础,茶艺结构,茶艺规则,茶艺流程与方法,茶艺历史沿革,茶艺审美活动,茶艺作品创作,茶艺与社会。


《文人与茶》

胡长春 著


在中国茶文化久远漫长的发展史上,无疑是历代文人最先培养起对茶这种饮料的独特感觉,最先体会茶之神韵;同时,文人在品茗过程中不断雅化茶事,使饮茶这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从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文人不断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引领茶文化的潮流,规范茶文化的发展方向。历代文人对茶文化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可以这样说:没有文人的参与,便没有茶文化。历代文人饮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彰显了中国茶文化中“雅”的一面,它是中国古代雅文化即士人文化的一部分。大众茶文化,则集中反映了中国茶文化中“俗”的一面,是古代俗文化即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胡长春所著的《文人与茶》即拟从雅文化与与俗文化之间的关系谈起。


《杭州茶史》

朱家骥 著


《杭州茶史》内容有元明时期的杭州茶、虞集首次提到龙井茶、朱元璋“罢造龙团”给杭州茶发展带来了机遇、明后期有关真伪龙井茶的文字记录、有关龙井茶生长环境的记述、清代的杭州茶、乾隆帝四访龙井茶和茶诗、龙井十八棵御茶与狮峰山老龙井等。


《近代中荷茶叶贸易史》

刘勇 著


本书为探讨自172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华直航贸易开通至1822年荷兰驻广州商馆关闭期间中荷茶叶贸易的专题研究,其将该贸易中分处中国、荷兰两端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进行了综合分析—中国内地茶叶产区、广州茶叶交易市场、荷兰茶叶销售市场和消费区域等,以审视该贸易发端、发展、衰落及终止的历史全貌。


《广东“采茶”音乐文化研究》

范晓君 著


本书介绍了广东“采茶”的美学特质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因茶事而起。二是草根做主。广东“采茶”,生在民间,长在民间,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主要是在偏远乡间活动。村夫村妇是他们的观众,乡村草台是他们表演的场所。三是喜剧定调,粤北传统采茶戏,有两种喜剧类型,一类是歌颂劳动与爱情的抒情喜剧,一类是讽刺贪官污吏、地主老财、流氓懒汉之类的讽刺喜剧。表现这一喜剧风格的,都是各式各样以丑行应工的喜剧性人物。这也反映了客家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四是载歌载舞的形式,农村观众喜欢看热闹的歌舞,所以在传统剧目中有大量抒情性的歌舞表演。以上是笔者对广东“采茶”音乐文化各方面问题的思考,也是对前人研究的梳理和进一步探索。


《赣南采茶舞蹈研究》

赖丹、赵元泽 著


赣南采茶舞蹈是典型的民间艺术,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本书立足客家文化视角,结合赣南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特点,对赣南采茶舞蹈的生成原因、历史流变、独特载体、风格特征、演出样式、综合体现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继承、创新和普及是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基本途径。


《滇藏茶马古道》

王丽萍 著


滇藏茶马古道,作为唐宋以来即形成的民间贸易通道,是联系汉、藏、傣、拉祜、哈尼、纳西、白、彝、傈僳等民族的纽带,它见证和反映了因古道而起、而兴或衰的西南边疆民族间的历史交往和联系,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形成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存,是今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和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











婺源茗眉茶

芥子园画谱山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