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国内原生鱼类图鉴:珍稀观赏鱼,原生态环境难以寻觅(四)

10-10

国内原生鱼类图鉴:珍稀观赏鱼,原生态环境难以寻觅(四)

我们身边有很多小巧可爱的原生鱼。它们比鹦鹉鱼、罗汉鱼这些从外面引入的鱼更能适应生活。像于斗鱼这种好看不贵又皮实的鱼,在国外都特别受欢迎。

这些美丽的生物藏在我国每个角落,用一种深沉的方式,一直陪着我们。本期原生鱼大全,主要为大家介绍娇小美观的原生鱼。

圆尾斗鱼

圆尾斗鱼,是小型鱼类,为大部分鱼友熟知,这家伙经常同类相杀,而且总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它栖息在胡怕、池塘、沟渠、稻田等静水环境中,以挠足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5-7月是产卵期。

圆尾斗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包括东三省、北京、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古等地。

圆尾斗鱼有不明显黑色横带数条。鳃盖骨后缘具一蓝色眼状斑块,小于眼径。在眼后下方与鳃盖间有二条暗色斜带。体侧各鳞片后部有黑色边缘。背鳍、臀鳍及腹鳍暗灰色,胸鳍浅灰色。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更为延长。现在是国内热门的观赏鱼之一,养的时候大多单养,也可以与其他鱼种混养。

叉尾斗鱼

叉尾斗鱼跟圆尾斗鱼的体型差不多,但腹鳍有一根分节鳍特别长,尾鳍形成叉形,多生活在山塘、稻田、水泉等浅水地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作为观赏鱼可以喂食人工饲料、线虫、冻血虫、红虫。

叉尾斗鱼是也被称为天堂鱼,德国观赏鱼专家给的评价是:最早美丽的鱼种之一。同时中国斗鱼也是西方国家最受欢迎的观赏鱼之一。

叉尾斗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不过想让鱼的状态更好,最好把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在水中种点水草放点石头,供其躲藏。叉尾斗鱼是夜行性的鱼,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而且容易跳缸,想养斗鱼的朋友要注意了。

桂系青鳉

桂系青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群居性鱼类,栖息在静水或缓流水的表层,在稻田或池塘、沟渠也能看到,以昆虫的幼虫、小软体动物为食。

又称阔尾鳉鱼、大眼贼鱼。为小型上层淡水鱼类,体长约20~26毫米,体形侧扁,背部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较平扁。眼大。口小。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无侧线。尾鳍截形。体背侧淡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黑色小斑点,其他各鳍淡色。

光唇鱼

光唇鱼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杂食性,常以下颌发达的角质层铲食苔藓跟藻类植物。

光唇鱼俗称:石斑鱼,罗丝鱼。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它的生长水温是1-28℃,适宜的温度在20-28℃之间,常见的有彩虹光唇鱼、厚唇光唇鱼、半刺光唇鱼、温州光唇鱼、云南光唇鱼、长鳍光唇鱼。

中华九刺鱼

是刺鱼目刺鱼科多刺鱼属鱼类,得名于背上的九根刺,属于淡水鱼,性子喜冷,一般栖息于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

这是一种会筑巢的鱼,雄鱼单独筑巢及护育幼鱼,巢圆形或卵圆形,附着植物枝茎或悬空漂浮。是寒冷地区可利用的观赏鱼类,北京地区是其理论分布地域的最南端。

中华九刺鱼是一种珍稀鱼种,2004年才被发现,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养殖基地的页面,但页面打不开。某宝也只有寥寥几家出售这种鱼,综合来看,中华九刺鱼也是不适合捕捉并养殖的鱼种。种类太少,早晚要被保护起来。

黄颡鱼

黄颡(sǎng)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中,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杂食类鱼,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刚针,黄骨聪,昂公鱼,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翁公鱼、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戈雅鱼、疙阿丁、黄腊丁、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三枪鱼、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刺疙疤鱼,刺黄股,黄鲛,汪丫鱼,毛泥鳅,黄骨头,弯丫等黄腊丁,央丝。

黄颡鱼体长约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不突出,上下颌略等长。虽然长的小,但这种鱼的口感不错,经过大量繁育,成为市面上常见的食用鱼之一。而且在中医领域中,黄颡鱼还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肿、喉痹肿痛等症。

厚唇原吸鳅

厚唇原吸鳅于1980年,在广西大瑶山被发现,是中国特有鱼种。

它体长,圆筒形,尾柄稍侧扁。头较低,吻部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弧形,较宽,略小于头宽的1/3。唇肉质,较肥厚,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侧后肥大,突出。生活在具有清泉的山涧小溪中,常匍伏于水底岩石上栖息。为小型鱼类以附生于石上的固着藻类为食。

厚唇原吸鳅是珍惜鱼种,不支持捕捞。

贵州爬岩鳅

主要分布在西江水系,融安、融水、三江、阳朔、临桂、灵川龙胜等地都是它的栖息地。可以吃冰冻红虫、下沉颗粒饲料、残留食物、鱼肉碎末,甚至藻类。

为平鳍鳅科爬岩鳅属的一种中国原生鱼类,体稍延长。前段较平扁,后段渐显侧扁,尾柄高稍大于柄长。背缘稍隆起,腹面平坦。头较宽扁。吻端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

贵州爬岩鳅,栖息在有较强水流的小溪中,吸附与光滑岩石上,对氧气有高要求,应该多光照鼓励藻类生长,模仿其原生环境。

麦氏拟腹吸鳅

麦氏拟腹吸鳅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广东东江水系和九龙江、香港等。这种鱼在香港地区稍微多点,但总体还是珍惜品种,本身没什么经济价值,所以没有商家大量养殖。

同时麦氏拟腹吸鳅不太好养,基本看天意,有的死活不开吃食,开口的可以喂血虫。

它躯干褐黄色,背部有九至十个棕黑色斑点,侧面也有不规则的棕黑斑点。体长而头扁,口部位于下方,胸鳍和腹鳍宽阔平张,形成吸盘状的吸附器官,可依附在湍溪的石块和卵石表面。

方氏拟腹吸鳅

方氏拟腹吸鳅分布于珠江和长江的湘江上游山溪急流的底层。这种鱼体型特化,匍匐于石块上生活,刮食各种水藻和无脊椎动物。为一种著名裸缸原生除藻鱼。个体小,体长不及150mm。

方氏拟腹吸鳅体偏长,圆筒形,前腹面平,后部侧扁。体侧具多数黑色狭横斑。拟腹吸鳅属的鱼喜食藻类,人工饲养,鱼缸环境可设置流速大一点是水流。可喂食沉底藻片,偶尔喂红虫也吃的。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拟腹吸鳅,但有养过的朋友说照片比实物好看。

棒花鱼

棒花鱼俗称老头鱼、船钉子、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推沙等,北至黑龙江,南到珠江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鱼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

棒花鱼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背鳍无硬刺,胸鳍圆钝,均较短。尾鳍叉型。头背部稍黑,体侧具一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

此外棒花鱼有一定营养价值,也有养殖基地对棒花鱼专门饲养。养在鱼缸里的比较少,但也不至于难看。

直口鲮

直口鲮(líng)俗称:油鱼,线鱼,凤岩鱼,是为广西西江水系的特产鱼类,在福建闽江也有少量分布,常栖息于激流浅滩,为底层鱼类,刮食着生藻类。

直口鲮体长,近圆筒形,背部稍隆起,腹部平直,尾柄侧扁而细长。头小,吻尖,口下位,吻皮包盖住上颌,边缘浅裂成流苏状。上唇消失,吻皮直接与下唇相连;下唇肥厚,前缘有布满乳突的狭窄区。下颌与下唇分离,上颌弧形,下颌平,具锐缘。须2对,吻须短,颌须微细。背鳍无硬刺,尾鳍深叉。体银白色,背部灰黑,由鳃孔上角至尾鳍基部沿侧线有1黑色纵带,背鳍、胸鳍及尾鳍灰黑色。(来源:百度百科)

中华沙鳅

中华沙鳅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温州永嘉楠溪江、澜沧江、四川东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区江段均有分布、湖北宜昌、甘肃文县亦有分布等。

南方俗称“穿金妹”属肉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华沙鳅为小型鱼类,体长9~18cm,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后有倒刺,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 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

本期原生鱼大全,主要以搜集小型,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原生鱼为主。下期为带来的是原生鱼大全的最后一期。


文章系彻朗旗下【底栖鱼儿】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国内原生鱼大全:国宝一样的观赏鱼,去原生地都不一定能见到(四)

王羲之十七帖原文和译文

乾隆通宝图片及价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