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几千年来民间一直将葫芦称为宝葫芦。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缘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着古老的渊源。
葫芦,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物品,但是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福禄”,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于是葫芦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物品。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们也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
早在数百年之前,栖霞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全真派宗师栖霞人丘处机,就曾经在栖霞创建了三处全国著名的道观。其中,为自己修道建造的道观,在金泰和八年(1208年),章宗皇帝赐额为“太虚观”(亦称太虚宫)。为纪念他的师傅王重阳建立的道观叫重阳宫。据《中国古代文化丛书》记载,元代以来,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频繁,当初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阵势浩大。
由于依附于中国道教文化,葫芦也渐渐走上了人类神坛,除道士们佩戴葫芦外,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之灵宝。
栖霞历来有种植、制作、观赏和收藏葫芦的习俗。基于人们的喜爱,伴随道教在栖霞的盛行,葫芦雕刻技艺也在栖霞广为流行。
艺人们为道士们雕刻腰间佩戴葫芦,也雕刻一些人们日常使用的葫芦雕刻作品。人们将葫芦挂于厅堂,置于房间,以求避疫祛邪,镇宅招宝。家有葫芦,人有福禄;守望葫芦,走向福路。同时,葫芦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之物。制瓢制罐,取水盛物,家家使用。
栖霞葫芦雕刻技艺源于元代,鼎盛于明代,衰落于清末民国,二十世纪中期逐步恢复,流传至今。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葫芦雕刻是人们用来养蝈蝈的笼子,雕刻手法比较简单,将葫芦雕刻成镂空即可。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葫芦雕刻技艺不断成熟,逐步形成了镂雕葫芦、雕刻葫芦、彩绘葫芦等种类,反映出了各种不同的葫芦制作工艺。
清朝末年,栖霞东林村人柳善初,非常喜爱葫芦雕刻技艺,时常跟随村里的葫芦雕刻艺人学习雕刻手法。因其善于捕捉蝈蝈,所以常把葫芦雕刻成镂空状容器装蝈蝈用,称之为蝈蝈葫芦。当时在栖霞,数他雕刻的蝈蝈葫芦最为精致有名。其艺后传于儿媳蒋氏。蒋氏因夫去世,常在田间劳作,因而也常捕蝈蝈,制蝈蝈葫芦养着,或送邻居或送亲友。蒋氏后将葫芦雕刻技艺传于孙子柳光铎。柳光铎承传祖母技艺,在蝈蝈葫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目前已将葫芦作品的种类发展至十余种,作品有蝈蝈葫芦、雕刻葫芦、砑花葫芦、烙烫葫芦、填彩葫芦、制形葫芦、笔绘葫芦等种类。
栖霞葫芦雕刻工具以前主要以木刻刀为主。现在的葫芦雕刻工具主要有竹刀、木刻刀、玛瑙刀、电烙铁、电钻、电磨头、钢丝球、砂纸、颜料等。其工艺流程主要经过:选择葫芦--葫芦处理--艺术制作--添加文字和题款--配置底座和装饰五大步完成。
栖霞葫芦雕刻技法粗旷豪放,于方寸之间雕梁画栋,尽显世间百态;于文化积淀之中,尽显个性风采。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已成为中国葫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栖霞浓郁的乡土风情,释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栖霞葫芦雕刻主要有蝈蝈葫芦、雕刻葫芦、砑花葫芦、烙烫葫芦、填彩葫芦、制形葫芦、笔绘葫芦等种类。其中以蝈蝈葫芦、雕刻葫芦和烙烫葫芦最具特色。
主要以家族传承和以师带徒传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