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自然界中的铜多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铜矿的主要种类有:
(1)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₂)、斑铜矿(Cu5FeS₄)和辉铜矿(Cu₂S)等。见图 1‑1。
(2)氧化矿,如赤铜矿(Cu₂O)、孔雀石[Cu₂(OH)₂CO₃]、硅孔雀石(CuSiO₃·2H₂O)、蓝铜矿[2CuCO₃·Cu(OH)₂]等。
(3)自然铜。
根据2018年S&P数据,世界铜储量为 8.47 亿吨。储量大于 1 亿吨的国家为智利、秘鲁;1 亿至 5000 万吨之间的国家为美国、墨西哥;5000 万至 1000 万吨的国家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刚果(金)、澳大利亚、赞比亚、加拿大、蒙古、哈萨克斯坦、巴西。全球已探明的铜资源储量(均指资源量与储量之和,且为铜金属量)为 24.78 亿吨。全球保有铜矿资源储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为智利、美国、秘鲁、刚果(金)、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1]。见图 2‑1,表 2-1。
世界铜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4.4%,资源量占世界的36.3%智利也是全球最大铜产国和出口国。
世界上铜矿类型繁多,主要类型有斑岩型、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岩浆硫化物型、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矽卡岩型等六大类,合计占世界总资源储量的 97.7%,其他次要类型如沉积铜(- 铅 -锌)多金属矿(SEDEX 型)、浅成低温热液金 - 银矿伴生的铜矿床等占 2.3%。见表 3-1。
斑岩型铜矿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的铜矿床,矿石储量往往达几亿吨,铜品位常常小于1%,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
(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
(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 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
(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钼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金和铜—钼矿床;
(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和偏基性的侵入体(闪长斑岩)有空间联系;
(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
(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
(7)分带特征;
(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可能性,
(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板块活动边缘)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板内断裂带)的斑岩侵入体和次火山岩有关[2]。
沉积岩型(砂页岩型)铜矿是泛指不同时代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矿床产在一套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占世界铜储量30%左右,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丰富为特点,因而其经济价值巨大。
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黄铁矿型)铜矿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联系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西方多称该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
世界超大型(500 万吨以上)斑岩铜矿几乎都集中于环太平洋成矿域(重点为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
全球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形成沉积环境上主要为地处古赤道附近具有挥发率高、渗透性好的古陆表海的沉积盆地中。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非洲中部Katangan 盆地的中非刚果(金)-赞比亚铜矿带和中欧二叠纪 Zechstein盆地;其次,分布于西伯利亚Kodaro-Udokan 盆地(俄罗斯 Udokan矿床)、阿富汗盆地(Aynak 矿床),在美国Mid-Continent Rift(White Pine 矿床)、哈萨克斯坦Chu-Saryu 盆 地(Dzhezkazgan矿床)、以及中国云南盆地(如云南东川铜矿)中发育大型铜矿。
参考文献
[1] 江少卿. 全球铜矿资源分布[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 卷缺失(期缺失): 1-3.
[2] 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