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毫厘之间,雕刻万千芳华"——王小明的故事

09-28

毫厘之间,雕刻万千芳华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核雕传承人/王小明

王小明,著名雕刻艺术家,高级工艺技师,苏州市舟山核雕协会会员,犹擅核雕创作,其所作《文武关公》、《五虎上将》、《真人像》《财神》《弥勒》《心经》等广受追捧,多次在国内工艺展会上获得大奖,被众多明星及文玩藏友所收藏。2018年1月,王小明个人简历、作品、成就被中国邮政总局作为邮票纪念册编入《中华文化名家》。

核雕

核雕是我国民间一种微型雕刻,其特点是以细微的雕刻手法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它起于宋,盛于明,有着近千年的历史,2008年,核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核雕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微雕工艺,方法是在各种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与一般的材质相比,桃核个头小,纹理多,要求雕刻者能够因势造型,巧妙构思,除了在核材原料上的选择之外,还必须熟练掌握雕刻技法和具备极强的创作能力,才能将一枚表面凹凸不平的桃核打造成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早先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随着雕刻技艺越来越精湛,核雕也会制成佩件、挂坠、珠串等供文人把玩,《清秘藏》曾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核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在盈寸之间就能展现万千芳华,其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精、细”体现在核雕作品工艺细微,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那枚小果壳上,令人称奇;“奇、巧”,体现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夺天工之效,细微之处给人以无尽的惊喜,只能说核雕虽小,花费的心思却不少。

古人精妙绝伦的技艺我们虽已无从观赏,但当今在舟山也有一位核雕大师,他雕刻的作品山水灵秀钟毓,人物逍然如生,动静皆宜,雅俗共赏,其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著名策划人、导演、全国著名书法家康良河先生(笔名梁皓)赞为“乐观畅神”,他便是逸轩核雕创始人王小明。

王小明生于古城苏州,从小酷爱美术,美院出身,最初接触红木雕刻,后又自学玉雕,除此之外贝雕、牙雕、银丝镶嵌等也有所涉猎,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为他在雕刻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王小明看来,核雕虽不能失于传统,但作为新一代的核雕艺人,要将自己的思想注入进去,对于核雕既要有传承还要有发展。他觉得未来核雕市场会更趋向于私人订制,玩家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如今,王老师在舟山创办逸轩核雕工作室,在关注核雕本身的同时还开创了私品模式,根据藏家意愿和果壳的形态,随性创作,每件都是“一核难求”的“孤品”,在他看来,“核雕虽不能失于传统,但作为新一代的核雕艺人,要将自己的思想代入进去,对于核雕既要有传承还要有发展”。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诺维茨梗犬长什么样子

蝈蝈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