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我国连环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1-06

我国连环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建筑中木雕和砖刻。

在连环画繁荣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相对简单,连环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成为许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重要的读物。由于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特色,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基本简介: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等。中国古代的故事壁画(如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佛教故事)、故事画卷(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明人《胡笳十八拍图》等)及小说戏曲中的“全相”等,即具有连环画的性质。现代风行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或“小书”,这是由于故事中的人物画的很小,所以又叫“小人书”或“小书”。 因为体积小,可以揣进口袋里,所以也叫“口袋书”。也有将电影,戏剧等故事用掇影形式编成连环画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分钱租一本书,能够美美地看上半天。小人书的学名叫连环画,它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逐渐红火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那时的内容大多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等国家的大事为题材;一些古典名著也成为了连环画的表现内容,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等等,并很受人们的喜爱。

1950年以后,连环画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绘画风格精彩纷呈,这一时期除了连环画以外,还出现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直到1980年,连环画开始出现了现代题材的作品,除此之外,一批中外名著陆续再版或重新创作,而连环画的收藏开始升温。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连环画的出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九十年代中的后期,这个时候连环画就已经作为收藏品的身份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连环画无论从艺术价值,史料价值,还是应用价值上来说都很有收藏意义。

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它。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连环画种类: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之。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

1、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

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2 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由于是大师精心之作,这类作品都已成了经典之作、传世之品。以写意笔法绘制的连环画也有,这其中又分水墨写意与彩色写意两种,前者的代表作有人美版的《秋瑾》、《三岔口》,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列宁刻苦学习的故事》、顾炳鑫和戴敦邦的《西湖民间故事》、贺友直的《白光》、姚有信的《伤逝》等。不过,为降低成本,有些彩色绘本在印制时改成了黑白版。

3、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4、木刻连环画也是产生过影响的一个种类。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的画家们便纷纷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来,当时成册的连环画有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力群的《刘保堂?小姑贤》、邵宇的《土地》、李少言的《日军守备队的生活》、杨中流的《三勇士》、罗工柳、张映雪的《小二黑》、李志耕的《黄胡子被迫登龙门》、莫朴、吕蒙、程亚君的《铁佛寺》、任迁乔的《翻身》等,1933年鲁迅、郁达夫等译注了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等木刻连环画,《铁佛寺》、《狼牙山五壮士》、《刘保堂?小姑贤》等作品受其影响,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彦涵1944年创作于延安的《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的《生活》杂志为其印发了袖珍本。解放初期出品的木刻连环画代表作有《胭脂》、《杨门女将》等,之后,木刻连环画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

5、另外还有一些以民间工艺形式制作的非主流形式的连环画作品,如剪纸连环画《柳玉娘》、扎染连环画《草地与自由》、纸贴连环画《烽火戏诸侯》、布贴连环画《牧马老头》、拓印连环画《成语故事》等。1951年晨光出版社曾将力群的《小姑仙?刘保堂》重版;1958年,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将麦绥莱勒的《我的忏悔》、《一个人的受难》重版,这套书是1933年初版的。

历史发展:

外国连环画发展历程。世界上早期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死者之书》(绘画)等。而我国的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

1895年5月5日,被西方文化史专家认定为连环画的诞生日——那一天,美国漫画家布利特契尔在《奥尔德》杂志上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有关小淘气迈克的系列漫画。漫画连续刊登 了9个月,最后,迈克是身着一件鲜黄的衬衫与小读者们告别。由此,“黄孩子”几乎成了连环画的代称。

其实如果追根溯源,连环画的发源地应是古埃及——4000余年前埃及的寺库和陵墓中,曾出现内容连贯的“系列壁画”,据说此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此后,法国南部洞穴壁画,以及匈牙利的地毯,都运用一组组图画描绘当时狩猎、战争和庆典的场面。

与德国诗人歌德同时代的德国画家德卜弗尔是一个将自己创作有故事改编为系列图画的人,不过当时不叫“连环画”,而称作“长篇图画小说”。德卜弗尔的“长篇图画小说”比布利特契尔的“黄孩子”早出现30来年。

20世纪末,21世纪初侨居美国的德籍画家鲁道关·第尔克斯,可称为现代连环画的奠基人,因为他创造了许多崭新的连环画技巧,如用线条表示速度,几颗小星星表示撞击,挨打时则留下一个手掌印等等。

虽然美国在百余年前开辟了连环画的新纪元,但时下连环画发行量居首位的却是日本。在日本,连环画并非“小人书”,拥有各种年龄和文层次的广泛的读者群。日本的连环画公司还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推出五花八门的连环画,其中有“老人连环画”(画幅和文字较大,以便视力业已变弱的老人阅读),“育儿连环画”(专向少妇介绍育儿常识),“烹饪连环画”(专门介绍烹饪术),及地铁中阅读,大多情节离奇)。而在南亚的一些国家,连环画又被作为宣传宪法的工具,原因是那里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文盲,而连环画人人都能看懂。

德国一位体育教练设计了一种“静心连环画”,内容多为温馨、缠绵的故事,据说可帮助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比赛后恢复心情的宁静。另一种“病友连环画”则在英伦大行其道,其主要读者是绝症患者。

中国连环画发展历程:萌芽时期。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在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图连续描绘的“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莫高窟的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壁画有《九色鹿本生》、《阁肉贸鸽图》等佛本生故事。

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出现了用绢幡等形式来传播佛教。绢幡是条状的细绢,上面绘有图画和文字说明,常挂在道场或经台两边。这是民间还有一种通俗的讲唱形式叫做“变 文”,每段文字配一幅图,图的内容有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这一问题后来影响到了“诸宫调”等民间文学。

宋到明清时期。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插图的内容生动的表现了书本的精彩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就是全本大副白描的图画,详细描绘了孔子的一生。

明清时代,线描的插图大量涌现,章回小说中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画每一回故事的称为“全图”。每回前面附多幅有故事情节插图的被叫做“回回图”。

清末至1949年前:清末,石印技术的发展让图画的印刷更为方便,连环画这一形势也受到了更大的推广。光绪十年(1884年),《申报》馆为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出版了新闻连环画《点石斋画报》,内容涉及当时的时政新闻,随报赠送。因为那个时期摄影作品很少,这些新闻图画侧重纪实,有许多内容反映了机械文明的新事物和当时的风俗街景。这些内容已经成为反映那个时代的最直接的史料。后来随着摄影事业的发达,这种形式的时效性已经无法能及,也就逐渐消亡了。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国志演义〉全图》,这是第一部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

民国时期,连环画开始迅速的发展,此前连环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称呼上不统一,南方称为公仔书、菩萨书、伢伢书,北方多称为小人书。1925年-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的连环画书,题名上有“连环图画”,这是第一次是用连环图画作为正式名称,这一叫法一直使用到1950年代,后改为“连环画”。从1920年代开始,连环画多出版成64开本,这种形式成为此后连环画的主要版式。 这一阶段的连环画题材除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之外,由于舞台戏剧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爱,连环画开始描摹舞台场面和故事。受到有声电影的影响,人口冒气添加人物对白的“口白”开始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上文下图的脚本构图形式。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有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王先生》以一个平凡小人做主角,用漫画的形式描绘了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点滴。从1929年开始,《王先生》先后在《上海漫画》、《上海画报》、《时代漫画》连载,前后共连载了十年,是迄今为止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画。1947年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发表,一个大脑袋、三根头发、蒜头鼻的男孩子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个贫穷、正直的孩子,他倔强的性格深入人心,在普通民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张乐平还以三毛在新社会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新作品。

1930年代和1940年代,在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地区,连环画也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土地政策、抗日政策、宣传新婚姻法等内容的连环画作品,如吕蒙、亚君、莫朴创作的24开木刻连环画《铁佛寺》。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作品印刷收到当时条件的局限,流传下来的比较少,在1990年代后的收藏市场上十分抢手。

1949年后发展

繁荣时期。1949年后到1966年,连环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图画的通俗性,中国政府把连环画作为教育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一时期,连环画作品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连环画不仅是青少年的重要课外读物,也是许多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

五十年代,由于毛泽东提倡艺术要为广大工农兵服务,因而,政府对连环画的出版单位进行了重组,此后的出版工作主要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进行。1951年底,一个以连环画为内容的期刊《连环画报》创刊。这期间的连环画作品呈现出有计划和有规模地进行选题、编绘和出版。这一时期政治上主张绘画从业者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连环画的发行量比较大,绘图者的报酬与其它以绘画为生的行业相比更为丰厚。这两种因素使许多人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中,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连环画作品也有出现。由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10册套《铁道游击队》(刘知侠原著,董子胃改编)从1955年到1962年出版完毕,此后这套书共再版20次,印数达到3652万册,在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也是迄今为止印量最大的作品。1957年,连环画《三国演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套共60册,7000多幅画图,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的一套连环画作品。不计其数的画家们暂时搁置了个人艺术创作,投入连环画的创作当中,其中不乏像王叔晖、刘继卣这样的国画大师。另外由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势下,如朱宣咸所画的《伟大的友谊》这类反映中苏友谊及苏联专家到中国来援助建设新中国题材的连环画,也流传甚广。连环画的创作者们不仅将各种古典小说、历史、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更由于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几乎都是顶尖的一流画家,所以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史上无以伦比的艺术高峰;除了已谢世的一些画家,凡寿致八九十年代的几乎都成为了中国画坛上的领军人物,足见从事这项工作的画家的实力非比一般。名家的作品一方面提高了连环画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后来的收藏品市场。 八九十年代后,人们屡屡提及要重创连环画的辉煌,但是时过境迁,现在从事连环画的画家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要想恢复昔日辉煌已不可能,所以那一时期的连环画已成绝响,乃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从影响上来说,这一时期的连环画确实起到了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对提升当时人民的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题材多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民众生活和建设热情,传统名著和神话题材也有表现,但要求符合新社会的价值观。由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社会交流很少,外国题材的内容多是引进苏联的作品,宣传革命和社会主义。这期间还有一些介绍连环画史的专著诞生,使连环画的创作理论更为丰富。

停滞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连环画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1年,周恩来“为解决下一代的精神食粮问题”批示恢复连环画出版,这个时期的作品都以宣传为主,八个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海港》、《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的内容成为题材,文革时期还出现了众多的改编题材的文革连环画,如《林海雪原》《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文革时期出现的连环画并带有文革鲜明特征(如扉页印有毛主席语录或马恩列斯语录),遵循“三突出,红光亮”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为“文革连环画”,其中八大样板戏称“文革样板戏连环画”。

繁荣顶峰。1978年后,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连环画也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以1982年为例,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作品2100余种,单本印量10万册,相当于1960年代印量的20倍。这期间连环画题材更为广泛,各国文学改编的连环画层出不穷。在形式上除了小人书经久不衰,许多16开的连环画书籍也大量出现,彩色画幅的作品有些也十分精美,收入对于创作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连环画专业,连续招生10年,于1990年撤销。1985年,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成立,这是以画种分工成立的国营专业出版社。

1985年后,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外国漫画、动画更容易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小人书已经不是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连环画市场不断被影视媒体所抢占,鼎盛时期结束,小开本的连环画异不再出版,仅有一些著名版本的作品重新出版,满足人们收藏的需要。多数连环画名家回归本行,年轻的美术人才不再看重这种艺术形式,连环画的创作和销售市场出现难以回升的低谷。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连环画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1987年,连环画家贺友直受法中友协的邀请在法国昂古莱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

现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环画风光不再,青黄不接,越来越走向“文物”。据了解,如今还在连环画领域坚持的艺术家与三四十年前连环画鼎盛时期相比,比例为1誜100。在贺友直曾工作过的连环画重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经没有一位专职的连环画师。

上世纪90年代起,连环画突然以收藏品的身份重回人们的视野,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1999年武汉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套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四册装连环画《山乡巨变》就从当初定价的0.94元飙升至4900元成交,40年升值5000余倍;2008年举办的连环画精品收藏拍卖会上,以民族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布克奇传》以9680元成交;前不久刚刚举办的上海国拍第四届连环画拍卖会上,登场的560种近千册连环画拍品成交率高达97%,其中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6月初版全套24册(连函套)《三国志》以2.3万元成交,一套程十发《欢迎毛主席》12开精装本以1.2万元成交。

与有着成千上万印数的连环画出版物相比,作为画家创作原始记录的连环画原稿,有着独一无二的收藏属性,更是物以稀为贵。2004年北京荣宝第47期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戴敦邦16幅彩绘《逼上梁山》连环画原稿以22万元成交;2005年中国嘉德四季第三期拍卖会上,程十发创作于1957年的彩墨中国画40开册页《召树屯和喃诺娜》连环画原稿以1100万元成交;2006年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上,沈尧伊创作于1989年的5集926幅长征史诗连环画原稿《地球的红飘带》以154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连环画原稿拍卖纪录。

可惜,连环画阅读市场却连年萎缩。据了解,近年来连环画在选题和绘画手法上落入窠臼,选题依然沿袭数十年前,多为古今中外名著和革命传统故事,却少了对当下的关注,缺乏原创性。如今,连环画新品屈指可数,能被读者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导致连环画印数急剧下降。像目前仅存的连环画画刊《连环画报》,销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8万份降到近年来的1万份左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新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社出版的连环画印数多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而在连环画鼎盛时期,这个数字是数万乃至近百万。他感叹:“连环画不能有藏家没读者,拍场上价格再高也只代表曾经的辉煌,我更希望连环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连环画脱离读者进入收藏领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对于连环画的未来,李新倒是持乐观态度,“我到好多幼儿园做过实验,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连环画为何物,但是当我告诉他们,拿连环画给他们看,发现没有人不喜欢这种读图形式的。”他们通过农家书屋使得去年出版社的连环画销售额大幅增加,达到600万元。“我觉得连环画还是有生命力的,像民工书屋、社区书屋和中小学校图书馆,都是未来连环画的潜在市场。”

不过,在美术评论家谢春彦看来,或许人们应该正视连环画的式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样式,作为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期是与特定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如今社会改变了,传播故事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不能指望现在的连环画还和从前一样。”他希望注重民俗特色文化的连环画能够为今天的艺术家保存、传承下去。“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市民阶层需要代言人,当然,不一定非得以连环画的形式。”

主要分类:

漫画连环画.漫画连环画首先在国外出现,它是在单幅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产生幽默感喜剧效果是其关键所在。我国的漫画连环画具有很长的历史,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丁聪、张光宇等画家早年都画过这类作品。丰子恺创作于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1949年的《绘画鲁迅小说》均重印过多次。其作品笔法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文学趣味,自谓“要沟通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叶浅予的连环漫画以犀利敏锐的笔法揭示了大都会市民生活的家庭境况、思想和行为,被称作“三十年代的上海世相图”,代表作有《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等。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系列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宜。

1980年前后,其《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等作品得以再版。作品采取国画加铁线双钩的素描法画就,且布局黑白相间,疏密适当。三毛头上三根毛的特征性细节描写,更是其神来之笔。张光宇是位擅长漫画与插图装饰画的画家,作品有《儒林外史》、《林冲》、《西游漫记》等。《西游漫记》计60幅,将《西游记》“故事新编”后用以讽刺现实。作品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后来成了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形象设计原型。与张光宇具有同样装饰风格的董天野,以画小品式连环画见长,这种画一组可连载几日。其画风严谨,造型略带夸张却不失真,代表作有《孔夫子》、《急不暇择》等。

至今仍十分活跃的丁聪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现象图》、《现实图》、《阿Q正传图》等作品。曹涵美原名张美宇,是张光宇的二弟。1934年2月,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创刊,曹首创在该刊画连环《金瓶梅》插图,每期一幅,并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配以《词话》本中的摘录,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注意。不久,即出版了曹画的第一集。原计划一集集出下去,但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刊物停办,连载中止。曹涵美创作连环画《金瓶梅》的势头并未稍减,先由《新中国报》发表,后结集出版。

他画这部600幅画面的作品历时十年,前后风格变化很大。前期绘制手法传统,布景过于庞杂,人物不够突出,笔调柔软,缺少力度;后期线条挺拔老练,背景删繁就简,人物栩栩如生,有些场景参照了西洋素描笔法,颇具立体感。当时便有名家对他有“三易其作风,一笔不苟,独运匠心,一纸稿成,审视不再,偶有不如意笔,必毁重绘”的评价。万籁鸣、汪曼云等名画家对之曾有过高度称赞,董天野为之写道:“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构图,确是一种惊奇的发现。”

贺天健曾著文曰:“曹君涵美,余老友也。工人物、铁线游丝。上规李龙眠、钱舜举,下法仇实父、改七芗,且自成一家。所作《金瓶梅》本事图,工致精能,吴友如无其秀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连环画史上的杰作后来便没有再版过。

木刻连环画 :

木刻连环画也是产生过影响的一个种类。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的画家们便纷纷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来,当时成册的连环画有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力群的《刘保堂。小姑贤》、邵宇的《土地》、李少言的《日军守备队的生活》、杨中流的《三勇士》、罗工柳、张映雪的《小二黑》、李志耕的《黄胡子被迫登龙门》、莫朴、吕蒙、程亚君的《铁佛寺》、任迁乔的《翻身》等,1933年鲁迅、郁达夫等译注了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等木刻连环画,《铁佛寺》、《狼牙山五壮士》、《刘保堂。小姑贤》等作品受其影响,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

彦涵1944年创作于延安的《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的《生活》杂志为其印发了袖珍本。解放初期出品的木刻连环画代表作有《胭脂》、《杨门女将》等,之后,木刻连环画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另外还有一些以民间工艺形式制作的非主流形式的连环画作品,如剪纸连环画《柳玉娘》、扎染连环画《草地与自由》、纸贴连环画《烽火戏诸侯》、布贴连环画《牧马老头》、拓印连环画《成语故事》等。1951年晨光出版社曾将力群的《小姑仙。刘保堂》重版;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将麦绥莱勒的《我的忏悔》、《一个人的受难》重版,这套书是1933年初版的。

年画连环画属年画的一种,它以年画的形式印刷,并供张贴之用,但内容都取自连环画,经过有序组合后成为一组叙事完整的画面,兼具连环画的故事性、连续性和年画的渲染性、吉庆性,深受群众喜爱。其多为四条屏、八条屏,也有十二条屏者。早期的这类作品以木刻雕版套印的形式出现,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等地都有过印制,清末民初出现了丝网版与石印版印制品,其内容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或戏曲故事,如《西厢记》、《封神榜》、《三国》、《济公》等,这些画都是以重彩工笔人物画的形式出现的。解放后,其内容范围有所宽泛,如贺友直的《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婚姻法成全了两对好夫妻》,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程十发的《寓言故事》、《列宁和炉匠》,刘旦宅的《木兰从军》,刘继卣的《闹天宫》,王叔晖的《桃花扇》,董天野的《白娘子与许仙》、《火焰山》,罗盘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吴少云的《孟姜女》,张令涛、胡若佛的《猎虎图》,徐燕荪的《岳飞》,任率英的《桃花扇》,墨浪的《牛郎织女》,房绍青的《杜十娘》,张碧梧的《秋翁遇仙记》,冯国琳的《海瑞背纤》等精品之作都改印过连环画。其既有传统取材,又有新式表现,还有国外内容,既丰富了年画内涵,又使连环画得以更广泛传播,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当年出版这类作品最多的是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文革”期间,年画连环画换成了清一色的样板戏剧照。由于年画一年一换的特点,使之极不易保存,所以这类作品目前已很难见到了。

影视连环画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诞生,并随着其繁荣而繁荣。早在1943年,上海便出版了根据剧照印制的连环画《孔夫子》,1950年后陆续出版了《木兰参军》、《太平天国》、《攻克柏林》、《抗美援朝在前方》、《人民公敌蒋介石》、《离开莫斯科的日子》、《疸卡》等,后又出版了《甲午风云》、《永不消失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电影连环画作品。“文革”中,几个样板戏均有剧照连环画印行。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几乎所有电影都伴有连环画的出版。据崔永元《不过如此》(华艺出版社2001年7月版)称,他便收藏有400本左右的电影连环画。电视连续剧出现之后,据其改编的连环画运用而生,但销路与先前的电影连环画不可同日而语。另一种电影连环画则根据电影故事绘制而成。上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刚刚起步,出版商便想根据电影故事绘制连环画,为赶时间,出版商便让画工轮流到电影院悉心观看,看毕即在老板为他们开的旅馆内夜以继日赶画。电影还未放完两轮,连环画册业已出版。其绘制粗糙,编辑草率,被人们叫做“跑马书”。

卡通连环画通常指连环漫画或以写实手法表现但又汲取了动画片的某些特点而编画成的连环画。因为它派生于卡通片,所以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看上去像是画在纸上不会活动的卡通片;其通常篇幅很长,更强调故事性,往往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贯彻情节。甚至卡通制作者就将画面组合叫做“分镜头”。与传统形态的连环画相比,卡通连环画在审美趣味、表达方式上似乎更适合于当下的“新新人类”,且已流行为某种社会时尚。它正成为科学与艺术、思想与技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体,并在方方面面反映着最新资讯,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国际化交流、读图时代等新事物无不深刻影响着卡通艺术的发展,同时,卡通造型带来的视觉上的刺激,也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在传统连环画市场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卡通连环画可谓一枝独秀。

作品名家

名家:经典连环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一个画幅的绘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和技法,体现了画家的不同风格,造就了一批批的连环画家。如1940年代的“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此外还有程十发、刘旦宅等。1950年代后的“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南北二刘”(“北刘”刘继卣、“南刘”刘旦宅)、王叔晖、贺友直、戴敦邦、华三川、施大畏、李天心、李维定、王弘力等。1980年代后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等。

经典作品:

1920年代~1930年代

赵宏本:《文天祥》、《史可法》、《阿Q正传》、《桃李劫》、《雷雨》、《咆哮的许家屯》、《天堂与地狱》、《东方朔》、《瑶池赴会》、《八仙过海》、《三老图》、《水浒108将图》

沈曼云:《济公传》、《十八罗汉收大鹏》、《沈万山》、《霓儿》、《审头刺汤》、《豪侠马青锋》、《七个红面孔》、《小梁山》、《公主与狮子》、《虎儿》、《八个黑面孔》

1950年代~1960年代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铁道游击队》10册、《林海雪原》6册、《水浒传》、《三国演义》60册、《西游记》

天津人美术出版社:《烈火金钢》7册、《敌后武工队》6册。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儿女英雄传》4册。

福建人民出版社:《小城春秋》3册。

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鉴别.连环画收藏集文化知识、艺术欣赏、休闲娱乐于一身,且投资小,增值快,日益受到藏家青睐。现全国各地的收藏、研究、联谊、拍卖活动十分活跃,连藏队伍不断扩展,为使新连友能有的放矢地选择藏品,笔者根据多年的收藏经历,对鉴定连环画价值的一些经验、方法,总结整理出10个方面的内容,简介如下:

一、看出版年代。一九二五年,上海的世界书局首推《三国志》、《封神榜》等系列连环画,将先前小说中的回回图更系统地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连环画由此产生,一炮打响,火爆全国。以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几度兴衰沉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优秀传统连环画被做为“四旧”封杀焚毁,使这一文化资源受到很大损失。可见,愈早期的作品,存世的机会愈少,也就愈显珍贵。

二、看绘画技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语言,连环画也是一样,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的通俗、普及性读物,这就决定了它要适应绝大多数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一部佳作,应该是绘画精细,手法娴熟,图中人物、情景、道具均能给人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此类连环画,最受藏者器重。

三、看出自谁手。在中国连环画这方沃土上,曾产生过多位造诣较深、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大家,如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华三川、顾炳鑫、王弘力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扎实的功底,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还有许多老画家如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张令涛、水天宏等,他们靠自学成才,画风严谨,线条优美,透视感强,作品同样受到称赞。而有些所谓学院派画风的作品,强调表现自我,追求画面的形式美和线条变化,或受利益的驱使,只求高产,不讲质量,结果,在电视等现代传媒出现之际,将连环画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推向死亡之谷。这类作品,属于劣品。

四、看故事内容。连环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含,有些作品不受政治形式的约束,可以反复印制,升值潜力相对要小;还有一些作品,因思想上的偏差,已不可能再版,如《穷棒子扭转乾坤》、《投降派宋江》、《剥开孔圣人的画皮》、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及一些带有语录、套红封面的典型文革时期连环画,升值空间则较大。

五、看何种开本。连环画有64开、48开、32开、24开、16开等几十种开本,48开以上版本的连环画,绝大部分发行量比较小,有的甚至只发行了一千册,非常难觅,必然要珍稀一些。我们最常见的64开本,发行量基本都在几十万册以上,流行较广,因此,同类的书,价值也就不如前者。

六、看是否获奖。连环画全国范围的评奖文革前后共进行过四次,首届评出一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6部,二等奖《东郭先生》等12部,三等奖《杨门女将》等35部;二届评出一等奖《十五贯》等5部,二等奖《海瑞罢官》等72部;三届评出绘画荣誉一等奖《罗伦赶考》等4部,二等奖《嘎达梅林》等4部,三等奖《红旗谱》等15部,绘画创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贵妇还乡》等31部,三等奖《幻灭》等31部;四届评出一等奖《地球的红飘带》等3部,二等奖《乾隆与香妃》等12部,三等奖《望夫石》等15部。此外,还有套书奖、封面奖、脚本奖等,这些作品有的以不同开本的单册出版,有的是系列套书中的一册,还有的刊在《连环画报》、《故事画报》等各类期刊上,它们是连坛精华,是藏家收集的热门。

七、看能否成套。成套的连环画有不少是陆续出版的,因印量和发行区域不是很均衡,往往造成各地此少彼多或彼少此多,甚至连出版地都奇缺,如福建版的《通俗前后汉演义》、曲艺版的《兴唐传》、上海版的《东周列国》、《成语故事》,天津版的《聊斋》、《宋史》等都有此类现象。一套书中,缺了其中几本,使藏值大打折扣,所以,藏者为了配到缺本,经常要全国范围的联络,互通有无,有的要出价几十或上百元才能如愿。

八、看印刷数量。八十年代以前,没有知识产权和版权法规,出版秩序混乱,一部作品问世,任何人都可以仿造印刷,有连友做过统计,仅《三国演义》连环画,就有三十个以上的厂家印刷。在当时,一部作品的印量在百万册以上是常见的,多的甚至要超过几千万册。印数多,也就意味着留世的多,故价值不会很高。反之,则必然抢手。

九、看制书质量。总的来说,文革前或文革当中的连环画,印刷普遍比较精美,线条清晰,字迹端正,封面色彩饱满艳丽,装订整齐,惹人喜爱。八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启动,有些印刷厂只注重快产快销,印刷、装订都比较粗糙,这类书往往不被看重。

十、看品相新旧。连环画历经坎坷,幸存下来的有相当一部分已是不同程度的残损、涂沫、霉变等,这种情况使连环画的欣赏价值不尽人意,所含的霉菌还要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同样的书,品相新的要比旧书价值高出几倍以上。

收藏方法:

作为收藏界后起之秀的连环画收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收藏品市场上十分抢手的热门收藏品,且近年来有越来越热之势。一套40年前仅值0.94元、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在60年代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山乡巨变》4册连环画,早前在武汉市崇仁路收藏品市场举行的拍卖会上竞卖到了4900元,升值达五千多倍。不久前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一场连环画拍卖交流会上,1964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甲午海战》从100元竞到720元;“文革”版《一颗红心献人民》、《彻底批判林彪与孔子的反动思想》分别从60元、200元竞到200元、380元。由此可见,连环画也开始成为收藏投资的热点之一。

同其它藏品一样,收藏连环画也要讲究方法。如果不分题材、不辨良莠地大量求购,必然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那么,对连环画进行收藏、投资应注意哪些要点呢?

1.收藏稀见本。一般来讲,年代越久远的越有收藏价值。清末、民国的最为珍贵,其次为五六十年代、“文革”时期、八十年代等。年代愈早则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愈有限,因而愈加珍贵。像解放初期大众版的图书,一共只有20多种,封底有大众出版社的标志,就非常珍贵。另外,由于本身印数少或由于其他因素遭到大部销毁的品种,也是要注意的,如1950年出版的《土地》,印数7000册,1962年出版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印数为3000册,而《人生》、《靖宇不死》、《斗牛》等获奖作品,只印刷了1000册。另外“文革”前出版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题材的作品,绝大多数在“四清”和“文革”中被视为“四旧”而遭灭顶之灾,有幸存于世的不多。这些显然是应该重点收藏的。另外对于一些套书中的“筋票”也要注意收集,套书连环画必须成套,然而有些套书想配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会发现,总有那么几本难以找到,这种大家都缺的书,就如同集邮界中的“筋票”一般,价格自然不低,比如《宋史》中的《王安石变法》、《靖康之乱》等“筋票”,日前市场上每本参考价就高达几百元。

2.收藏名家名作。名家所绘者具有艺术和收藏的双重价值,比如刘继卣绘《鸡毛信》、《东郭先生》、《闹天宫》、《武松打虎》,王叔晖绘《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墨浪绘《青陵台》、《石竭村》、《满江红》,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十五贯》,华三川的《白毛女》,以及其他名画家如刘旦宅、赵宏本、顾炳鑫等人所绘作品。这些都是连环画收藏的热藏精品。

3.收藏初版本。连环画收藏比较注重初版。一般来讲,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作品大都绘制精美、装帧优美,且印数不多。另外初版本与再版本在价格上也相差很大,比如第一版的《铁道游击队》(一套十册)市价1000元以上,而第二版只值20元左右;刘继卣的《鸡毛信》,第一版作品拍卖价要200元以上,而第二版作品价格却20元不到。一些连环画因版次不同,市价可能会相差成百上千倍。

4.收藏品相好的。与其他收藏一样,收藏连环画也十分讲究品相。封面、封底、书脊和内页中的扉页、内容提要页、画页、版权页“七全”的为全品相;残缺的即凡不具备“七全”的均为残品相。全部品相分为10等,10等为最佳,品相降一级价格一般就要打五折。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在遇到十分难觅的,封面、封底稍有缺损者也应当留存,所谓孤本要优于品相是也。

5.收藏好的专题。一般来讲,连环画收藏求全难度较大,选择好的专题重点收藏是不错的选择。可按照不同题材、艺术形式、时期、作者或出版社对连环画加以区分,也可专门收藏同一题材不同版本,比如可以专集“文革”,或专集套书。

6.收藏真品。由于连环画收藏的日益增温,一些伪品也出现在收藏市场。因此收藏时要从纸张、图案和新旧程度上仔细观察,尤其不要被一些戳记、购书章所蒙蔽。

收藏技巧:

如今连环画收藏中究竟炒作成分有多大,笔者不敢妄下断语。连友为聚集人气,乱挹行市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不可过头,“过犹不及”。笔者参加过一个大型连拍会,发现一当地知名连友对10余部连环画屡屡竞价,大有压倒一切的气势,转眼之间,10余部连环画都以高出市场价格数倍的价格被其竞得,把其他藏友的胃口吊得高高的。会后,知道内情的连友透露,那些书都是他自己的,拍卖会结束后,他就又拿回去了,他竞后的目的只是为了哄哄行市,以后好将书卖个善价。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连藏需要讲究一点技巧。

技巧一:寻找双栖或多栖收藏品,向其他收藏领域延伸。如:“文革”漫画连环画,既是连环画,又是漫画,还属于“文革”品,大多还是非卖品,发行量在千册以内,多无定价,这种多栖收藏品,集多种卖点于一身,其价焉有不涨之理?再如剪纸连环画,从解放后到上世纪80年代各出版社时有出版,如能集成系列,其价值立现。电影连环画和折叠连环画系列也一样,这都不需要多大的财力,集成系列照样能获大利。 794

技巧二:避开精品求普品,以量取胜,精品连环画价格已成百上千,价格已接近顶部,上涨乏力,而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全新连环画甚至一两元一本还容易觅到,与其花千元买一本精品,不如花千元买千本普品,将来一本卖2元获利就会翻番,而且中途变现也容易。

技巧三:集民国连环画及连环画原稿。民国连环画尤其应当注意民国年画连环画和广告连环画,相比之下,民国广告连环画更具增值潜力。因为民国广告连环画为非卖品,一般是随货物赠送顾客,人们往往会随手丢弃,遗留下来的少而又少,其又属于多栖藏品,未来增值空间巨大。另外,连环画毕竟是印刷的东西,有一定的存世量,而任何一部连环画原稿都是全世界惟一,其孤品的性质决定其价格将一涨再涨,永无止境。

保存方法 :

一、防火:远离汽油、液化气、酒精等易燃物,甚至不要和衣服、被子等混放在一起。

二、防水:连环画着水易吸涨、变形甚至褪色,存放时不要离窗户太近,以防淋雨。

三、防晒:连环画常在日光下暴晒,纸张会失去韧性变脆变色,书橱要避开太阳光的直射。

四、防潮:选择晴天及时翻晾,书橱门不宜长期紧闭,连环画不平叠堆积,要时常注意藏书处的通风干燥。

五、防尘:连环画最好陈列在书架或书橱内,并保持清洁。

六、防损:品相对连环画的美观、保存以及价值都至关重要。

七、防污染:平时要养成阅前洗手的习惯,边抽烟边看连环画,以及边喝茶边看连环画,都很容易弄脏连环画。

八、防虫防鼠:连环画要经常翻动,变换位置,在书橱内放些樟脑球,或定期喷洒少许的风油精、灭害灵等药剂预防虫蛀。用纸箱或方便袋盛书容易被老鼠袭击。最安全的方法是放在书橱中妥善保管。

版本常识

连环画的开本和印张:

开本是连环画收藏中许多连友困惑的问题,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许多连环画看似像60开,为什么封底却是标为64开?或者外地出版社同样大小的连环画却又叫60开?许多仔细的连友在自己统计书目时,不得已往往加上了一个附号大64开。就此问题向大家作一解释。一般来讲:一个印张纸能切割成多少份,正反两面共计多少页码画片,为书的开本。例如:一个印张纸切成32份正反可印64图即为64开;切成30份,正反印60图即为60开。我们通常见到的印张纸有两个规格,即:787×1092毫米和857×1048毫米。上海出版社七十年代用的印张纸通常为857×1048和外地出版社用的787×1092同样切割成32份印64页,虽然长短大小基本相似,确出现上海出版社与外地出版社64开与60开两种不同的说法。 连环画开本以前多为64开,也有少量的60开本者,这种版本便于携带,一直是市场的主流。后来又陆续出现有48开、40开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24开彩图连环画渐成市场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社是江苏少儿出版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这一开本至今,出版品种已达上百个,印数有上千万册,在少儿图书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有些图书品种已被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购买了版权,受到当地小读者欢迎。

较之24开的兴旺和64开的衰落来,作为“后起之秀”的32开连环画

似乎更能典型地反映连环画市场的发展历程。这种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连环画的原有风味,又便于书店陈列、书柜插置,故成一时风尚。从1992年出版四大名著开始,湖南少儿出版社每年都推出一个32开连环画的重点选题。连续几年取得成功之后,该社在32开连环画市场上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除《三十六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单本连环画因题材限制之外,其他系列都采用了一套4本的装帧形式。

除单本连环画外,还有多卷本者,且这种趋势至上世纪80年代后达到了极限。多卷本中有上下两册、上中下三册者,也有十几册、几十册者。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60册、《东周列国故事》50册、《李自成》25册、《西汉演义》16册、《红楼梦》16册、《铁道游击队》10册、《楚汉相争》6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26册、《岳传》15册,中国曲艺出版社的《兴唐传》34册,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西游记》25册,都属于连环画中的巨著。但连环画的质量是不能以长短评定的,《武松打虎》、《西厢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虽都是短篇之作,却在连环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位置,而上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一些长篇大作,无论是装帧还是开本,都力求豪华气派、不同凡响,但后来还是被人淡忘了,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印张,是一本书总共用了多少以一开为单位的规格纸。例如:一九七四年施大畏绘的《三棵枣树》共62页,加上扉页共64面,所以该书为64开,一个印张;再如,李绍然绘的《红枫岭上》共78页加上扉页共80面,此书为64开。用数学公式:80除以64为 80/64,所以印张为118/32,也可写成1.25个印张。

版本和版次

所谓版本是同一种题材,由不同出版社,不同画家,不同装帧形式出版的同一内容的连环画。例如《高山下的花环》由于题材好,许多出版社相继组织不同的画家创作,出过不同形式的连环画,这就形成了不同版本。通过不同版本去收藏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和脚本编文的艺术水平,同时可欣赏到多种风格的艺术性。版本种类越多说明比题材最能反映读者的喜爱和需求。

所谓版次,是同一本书出版的次第,首次出版的叫一版,重新出版的叫二版,三版。还有一种叫新一版、新二版的。印次,是每个版本印刷的次数。一般讲,题材好,画工精良深受读者欢迎的连环画,一版一次印刷发行供不应求,便会出现二次、三次甚至几十次印刷的可能。如《铁道游击队》,印次达到二位数,印量突破几百万。但对收藏者来说一般看重一版一印,因为画面清晰,初次发行,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当今从版本书的市场价格来看相差很大,例如全品相的《变天记》老版一版一印的达到上千元。文革后再版的上百元,近期新印的只有十几元。由于形势的需要,许多老版书,再版时将许多内容和画面都作了增删,与初版书产生了不同。对收藏和鉴赏者来讲收集不同的版本、版次、印次可以全面地了解它的时代变迁。

书和发行量与市场上的书价

从开本可了解书的大小,从印张可了解书的厚薄,幅数,同样,从了解书的发行量和存世量,也就能预测每种书收藏领域中的大体价位。每种书在发行初期,书价一般不会受绘画者艺术造诣的影响,当连环画走入收藏领域后的今天,原来的书价和现在的书价则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一)名家绘画和非名家绘画;

(二)发行量少和发行量多;

(三)品相好和品相差;

(四)存世量多与存世量少;

(五)初版书和再版书等等;

这是连环画进入藏品领域后的自然现象。大本开连环画,通常是名家绘画,发行量偏少。尤其是为准备参加美展选出的连环画数量更少,通常只有千册左右。由于名家绘画,发行量少,所以市价较高。对大套书因发行时间跨度长,每本印量不一,出现了套书中各单本存世量不一的现象。由于互相争购配套而拉开了差价,这些也是连藏的自然现象。

连环画的收藏热,越发显出了连环画的出版冷、市场淡,哪一种艺术成为了收藏,便表明哪一种艺术已成为历史。一种艺术的历史开始回顾了,形态可以总结了,至少表明其发展已相当缓慢,变数已不会很大。由姜维朴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于1998年10月在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包括24开、32开本及大部头在内的连环画出版,只是局部的亮点、零星的闪烁,掩饰不住其整个的暗淡与怅然。

注释:

介子平著《褪色的记忆——连环画》,P11,明清时期的这类书籍在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被大规模的销毁,估计有八千余种。

画报主笔吴友如,1898年停刊

陈丹旭绘

第一部少数民族文学连环画《小顽皮》1951年由内蒙古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外文连环画《鸡毛信》于1953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全面论述连环画的专集:姜维朴编《鲁迅论连环画》,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介绍连环画是的专著:阿英《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三突出: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红光亮是对文革美学风格的一种概括,其特点是狂热的政治性和对农民思想的抬高等。

贺友直是第一位获中央美术学院聘为教授的连环画家。

介绍:

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应称“连续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等。中国古代的故事壁画(如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佛教故事)、故事画卷(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明人《胡笳十八拍图》等)及小说戏曲中的“全相”等,即具有连环画的性质。现代风行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或“小书”,这是由于故事中的人物画的很小,所以又叫“小人书”或“小书”。 因为体积小,可以揣进口袋里,所以也叫“口袋书”。也有将电影,戏剧等故事用掇影形式编成连环画的。一流文学大师的文学作品,经一流的美术大师绘制的连环画作品叫连环画的双绝。如《西厢记》王叔晖画,《渡江侦察记》顾炳鑫画,《鸡毛信》刘继卣画,《白毛女》华三川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画等,这些作品可以流芳传世,就象明代木刻版《水浒》,《三国演义》版画一样流芳百世。

连环画是艺术品,艺术品的质量是有高有低的,艺术质量的高低决定它自身的价值,连环画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画家的知名度,存世量和品相。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分钱租一本书,能够美美地看上半天。小人书的学名叫连环画,它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逐渐红火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那时的内容大多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等国家的大事为题材;一些古典名著也成为了连环画的表现内容,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等等,并很受人们的喜爱。1950年以后,连环画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绘画风格精彩纷呈,这一时期除了连环画以外,还出现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直到1980年,连环画开始出现了现代题材的作品,除此之外,一批中外名著陆续再版或重新创作,而连环画的收藏开始升温。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连环画的出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九十年代中的后期,这个时候连环画就已经作为收藏品的身份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连环画无论从艺术价值,史料价值,还是应用价值上来说都很有收藏意义。

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它。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

《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溯源 :世界上早期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死者之书》(绘画)等。而我国的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

1895年5月5日,被西方文化史专家认定为连环画的诞生日——那一天,美国漫画家布利特契尔在《奥尔德》杂志上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有关小淘气迈克的系列漫画。漫画连续刊登了9个月,最后,迈克是身着一件鲜黄的衬衫与小读者们告别。由此,“黄孩子”几乎成了连环画的代称。

其实如果追根溯源,连环画的发源地应是古埃及——4000余年前埃及的寺库和陵墓中,曾出现内容连贯的“系列壁画”,据说此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此后,法国南部洞穴壁画,以及匈牙利的地毯,都运用一组组图画描绘当时狩猎、战争和庆典的场面。

与德国诗人歌德同时代的德国画家德卜弗尔是一个将自己创作有故事改编为系列图画的人,不过当时不叫“连环画”,而称作“长篇图画小说”。德卜弗尔的“长篇图画小说”比布利特契尔的“黄孩子”早出现30来年。

20世纪末,21世纪初侨居美国的德籍画家鲁道关·第尔克斯,可称为现代连环画的奠基人,因为他创造了许多崭新的连环画技巧,如用线条表示速度,几颗小星星表示撞击,挨打时则留下一个手掌印等等。

虽然美国在百余年前开辟了连环画的新纪元,但时下连环画发行量居首位的却是日本。在日本,连环画并非“小人书”,拥有各种年龄和文层次的广泛的读者群。日本的连环画公司还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推出五花八门的连环画,其中有“老人连环画”(画幅和文字较大,以便视力业已变弱的老人阅读),“育儿连环画”(专向少妇介绍育儿常识),“烹饪连环画”(专门介绍烹饪术),及地铁中阅读,大多情节离奇)。而在南亚的一些国家,连环画又被作为宣传宪法的工具,原因是那里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文盲,而连环画人人都能看懂。

德国一位体育教练设计了一种“静心连环画”,内容多为温馨、缠绵的故事,据说可帮助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比赛后恢复心情的宁静。另一种“病友连环画”则在英伦大行其道,其主要读者是绝症患者。

祖母绿

八哥鸟吃什么饲料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