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百匠茶学院原创
丨首发于今日头条:百匠茶学院
丨作者:林方致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花数片浅含黄。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白毫银针,说的上是福建白茶中的佼佼者,它是白茶中气质与美貌并存的品类,它有着典雅高贵的气质,还富有艺术气息,从中至今介绍白毫银针的文章不胜枚举,为白毫银针的美添上人文的风采。
早春三月,春光明媚,此时登上茶山远眺,可以看见茶山上一片绿雪翻飞,走近后细细观察,又似见到了一位位身着绿衣,点缀银装的仙子,故而白毫银针素有“茶中美女”的美称,它确实也配得上这样的称誉。
白毫银针在茶树上时是一身绿装,壮硕的芽头内藏着多种内质物,柔软密布的毫毛紧贴着芽头,既保护着芽头又为白毫银针多了几分灵巧俏丽。而制成干茶之后的白毫银针绿衣褪去,明媚的早春暖阳,让白毫银针的毫毛晒成了白色,于是它的绿衣也就变成了银装,只有小小的鱼叶还是原来的色彩。
白毫银针属于一年四季都值得收藏、品饮的茶品,其貌秀丽,其味清甜,其香清雅,韵味十足。春饮可提神,秋饮可去燥,冬来老银针可煮茶驱寒。
到了三伏天,也就到了最适合饮用白毫银针莹润雅致的茶汤的时节,一杯清茶,可以让身心放松,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在炎炎夏季能喝上一杯清爽解腻的白毫银针,用鲁迅先生的名言而言就是:“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
01
问:白毫银针为什么适合冷泡?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云:“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以不炒不揉的方式制作的白毫银针有着最接近自然的滋味,茶性凉温和、茶汤清洁可人,可去邪火。在夏天也很适合用它来泡一杯冷泡银针。
冷泡茶,顾名思义是用冷水或者说是温开水泡出来的茶汤,是用一种低温闷泡的方式制作茶汤,低温与闷泡二字一出,好像与正统白茶方式完全背道而驰,那为什么白毫银针却适合冷泡呢?
白毫银针之所以适合用冷泡,其一是因为白茶的制作工艺天然,制作过程干预少,不杀青、不炒青,发酵程度轻,所以茶叶的富含氨基酸,茶味甘甜,茶叶耐泡;其二白毫银针属于春茶,而且采摘时间较早,茶叶娇嫩,所以会造成茶汤苦涩的物质少。
冷泡的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使用玻璃茶壶进行闷泡一壶,玻璃壶最好选取简洁大方的壶形,可以欣赏根根挺立的银针在壶中优美的姿态。闷泡白毫银针只需往玻璃壶中投入3克的白毫银针,而后往壶中灌注温开水,静置于冰箱中一晚,便可以看到漂亮的杏黄色茶色以及清凉甜润的茶汤。
冷泡白毫银针的另一好处是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搭配能力,在冷泡茶中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水果,苹果、蜜桃、雪梨都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根据喜好加入适量蜂蜜调味,茶味更加的甜。
夏日午后,倒一杯冷泡银针于杯中,翻开一本搁置了许久的书刊,坐于小窗之下,小窗轻纱,微风徐徐,清甜的茶汤和优美的文字,滋润身心。
02
问:三年陈的白毫银针的口感?
这个问题是一位茶友提问的问题,三年陈的白毫银针的口感是怎样的?我们都知道白茶可以长期的存放,而且是“一年茶,三年宝,七年药”,白毫银针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年份不同的银针的外形、口感、茶性都会有所不同。
年份:2020头采银针
今年新采、新晒的银针有着饱满的芽头,毫毛密布,芽头的颜色还带着新绿,干茶茶身色泽银亮,冲泡出来的茶汤呈现淡杏黄色,汤色清雅,茶香幽清纯正,茶汤的滋味为鲜醇爽口,清甜莹润,一口便能得春天,茶叶的叶底也是鲜活柔嫩,富有弹性。
年份:3年陈白毫银针
三年陈的白毫银针得到稍稍的转化,干茶与内质出现了转变,白毫银针的毫毛还在,披满芽头,茶芽匀整,绿意减少银色加深,冲泡出来的汤色转为浅明黄色,银针茶汤的香气毫香依旧,陈韵渐显,汤感为甘甜清爽,鲜味去了几分,醇味多了些许。
年份:7年陈白毫银针
存放了七年的白毫银针已经是一款老茶,不论是茶香、茶性、茶味都有很大的变化,干茶芽头洁净、毫多,色泽深沉,带着岁月的痕迹,茶汤为杏黄色,毫韵香醇,绵长持久,到了这个年份的白茶,茶香融于汤水之中,茶汤顺滑,蜜韵纯正。
03
问:白毫银针最佳品饮期?
虽然说白毫银针可以久存,且每个时期都可以得到不同的品饮体验,但是它还是有最佳品饮期这样一个说法的,白茶是越老越好,越老越醇,越老价值越高,存白毫银针可久存,饮白毫银针最好在三年时间之内。
因为白毫银针是最早采摘的,沐浴着早春的阳光雨露生长,芽头内的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爽,我们品白毫银针品的也就是这份鲜爽,而长期的存放,茶叶内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会随着年份增长而减少,茶汤的鲜爽感就降低了,那茶叶品饮的价值也就降低。
并且因为白毫银针以芽头和嫩叶为主要结构,茶叶嫩,所以后期转化出来的醇厚不及寿眉、贡眉,如果只是品饮,就不需要存放过久。
老白茶茶汤的醇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贡眉、寿眉的长梗与宽叶。茶梗中含有木质素与果胶物质,这两者在老白茶后期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前者为白茶带来更丰富的香气,如荷香、枣香、药香等,而果胶物质则能转化为糖分,增加茶汤的甜度与醇厚感。
所以,喜爱白毫银针者不需等上好几年再去享用,而只需抓住当下这一份“鲜”美即可。
欢迎关注【百匠茶学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识!
原创说明:本文由百匠茶学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