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揭秘:天柱山摩崖石刻传奇

05-24

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揭秘:天柱山摩崖石刻传奇

天柱山摩崖石刻

天柱山,古称高宝山,位于平度市北25公里,属葡萄之乡的大泽山脉,海拔280米。天柱山因山体孤峰秀峙,悬岩凌空,如柱擎天而得名,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称:“以其孤上千云,傍无溪鹿,因以名之”。山上遍布汉魏以来各类摩崖石刻,计有东汉一处,北魏四处,东魏一处,北齐二处,其中北魏四处石刻与郑道昭相关联,北齐二处石刻与郑述祖相关联。在所有这些石刻当中,以《郑文公上碑》最为珍贵,它是蜚声海内外的书刻艺术瑰宝,清代乾嘉以来即为国内外书家学者所推崇膜拜。

郑道昭,字僖伯,司州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北魏诗人、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郑道昭为魏碑体的鼻祖,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尤佳,被誉为“北方书圣”,在当时与王羲之齐名,有“北郑南王”之称。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时任光州刺史的郑道昭为其父郑羲主持刊造功德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即《郑文公上碑》。碑位于天柱山之阳,碑身由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而成。碑高350厘米,宽150厘米,碑文正书19行,行多50字,计881字。同年,他在莱州云峰山之阴觅得另一块理想的摩崖巨石,刊造了另一通功德碑,碑文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字数增加到1244字,字体也略大。为便于区分,先刊者称《上碑》,后刊者称《下碑》。

天柱山《郑文公上碑》的内容是为荥阳郑氏家族歌功颂德,重点记述了郑羲的生平和事迹。据《魏书・郑羲传》记载:羲字幼麟,北魏荥阳人,出身名门,仕至中书令、秘书监,封南阳公,曾出任安东将军兖州刺史。晚年,其女为孝文帝嫔妃,成为官高爵显的皇亲国成。郑羲“政以贿成”,碑文中所述“德政宽明,穆如清风”有悖史实。郑羲死于太和十六年(492),葬于荥阳三皇山之阳,孝文帝以“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赐谥“文灵”,依谥法,“博闻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灵”非美谥,且有贬义。这样一个谥号当然不会被郑氏子孙欣然接受,郑道昭出任光州刺史的第二年,在为其父主持刊造天柱、云峰二山摩崖功德碑刻石时,便将朝廷敕赐的“灵”字删去,称“郑文公”。这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郑文公上、下碑》,而其原本是应该叫作《郑文灵公上、下碑》的。

北齐天统年间,郑道昭之子郑述祖出任光州刺史。那时北齐政权已极衰朽,官贪吏酷,民不聊生。唐初成书的《北齐书》中的《郑述祖传》称他任兖州刺史时以清正闻名,在光州任上以教化为本。他死在光州,临终前自称“今吾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光州有“民谣”为之颂德:“大郑公(道昭),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尤相同。”史书和“民谣”不免溢美,可至少能说明郑述祖是那暗无天日的时代里一个少见的好官。郑述祖亦善诗文书法,光州刺史任内追寻其先人足迹,在天柱山上主持刊刻了《天柱山铭》、《天柱山颂》。

《郑文公上碑》镌成之后有五六百年之久寂然不为人知。北宋末年,金石学家赵明诚在其所著《金石录》里首次予以收录,仍未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直到清代中后期,一批杰出的书法艺术家,如阮元、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全力倡导粗犷雄浑、豪逸疏宕的魏碑书风,隐藏了千年之久的魏碑珍品《郑文公碑》逐渐被海内外人士所共知。书法大家康有为对“郑文公碑”甚为赞赏,称之为“集篆情、分味、草韵”之大成。他说:“不识云峰、天柱佳作之浑逸朗润者,不可以与之论书。”《鲁迅日记》丁已年(1917)正月一日就记有:“下午,游留黎厂帖店,买《郑文公上碑》一枚,二元”。1984年,89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扶杖登临此碑,评之为“闻之有韵,掬之有声,望之有情,涤人尘俗”,并欣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的赞词。

天柱山摩崖石刻于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岛首个“国字号”文物保护单位。

手链品牌

粉彩瓷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