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揭秘永定河廊坊段考古新发现

10-15

揭秘永定河廊坊段考古新发现

杨光老师在讲授中。

永定河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又名无定河、浑河、小黄河,属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流域面积4701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1953平方公里。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其中流经廊坊市中部的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安次区、广阳区,曲长64.3公里。

“永定河是廊坊的母亲河,自古河道多变迁,对廊坊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千百年来,廊坊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10月11日,“书香廊坊”读书会历史文化沙龙2020年第2期在市图书馆举行,文史研究者杨光应邀为观众讲解廊坊市永定河文化遗产。据悉,此次沙龙被列入2020年廊坊社科普及月系列活动中。

●永定河的决溢与廊坊的关系

“关于廊坊最早的记载出自明《长安客话》‘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现广阳区北常道村。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封召于燕,以常道乡为采邑,常道城称安墟庄。”杨光介绍说。

汉初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设安次县,县治位于今安次区古县村,从1369年至1950年的581年间,安次县城在张李店(近仇庄乡光荣村)。“由于永定河常常泛滥,河道南北冲滚变迁,导致安次县城多次迁移。1950年,永定河洪水泛滥,安次县治从张李店迁至廊坊。”杨光说。

洪武二年(1369年)东安州治从旧州急迁治于张李店时,城池未建,凡官庙民居俱属草创。接下来的500多年里,历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乾隆、同治等皇帝,先后进行15次改、扩建,不断增建官庙,扩修城池。《东安县志》记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最后一次修建,东安县城张李店的规模为“城周围七里二百四十步,东阔七百六十四步,南阔七百一十八步,西阔五百六十步,北阔八百步,高二丈七尺,广一丈五尺,池深八尺阔一丈二尺。”(注:一里为588.6米,一丈为10尺,一步为6尺,一尺为32.7厘米)。“这样一座581年的古老县城,洪水不断在城外冲刷淤积,致使套城高于城内近10米。1956年,洪水再次来袭,它已无法抵御,被淤埋于地下。”杨光感慨道。

●历史上永定河的泛滥与治理

清人王履泰在《畿辅安澜志》中记述:“浑河堤防,历辽金元明,历被水冲,断续相间,虽有修治,终无数十年之久。”历史上永定河泛滥非常频繁,尤其是元、明之后,河道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不断变化移动。

辽代设都水监,都水使者为都水监长官。金代设水部,置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另设都巡河官,专门负责巡视河道、修筑堤堰、栽植榆柳以及河汛之事。元代设都水监,掌管河渠、堤防、水利、桥梁、闸堰之事,都水监下属设河道提举司、行都水监等机构,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曾任都水监之职。明初设都水司,主管官员为总督河道都御使,下设管河郎中、管河副使。地方为州、县主簿、典吏带管水利,最基层的是河道巡守员,具体负责某一条或某一段河道的巡视及管护。清代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水利管理体系,清初都水分司的职责主要处理河道事务,具体包括河道的修护、管理闸坝、看管水源等,另外还具有收税和协助漕运职能。乾隆十七年(1752年)规定,每年派一名值年河道沟渠大臣负责京城内外所有河道沟渠事务,每年二月开冻后至三月底统一进行疏浚和维修。

《二十五史河渠志》记载,金大定十年(1170年),卢沟河决堤,征民夫修堤,免其他徭役赋税;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卢沟决堤于上阳村,征发中都三百里民夫堵塞;明昌三年(1192年)六月,卢沟决口,派左拾遗路铎和工部尚书视察河工。

清时期永定河泛滥最为频繁,治理措施很多,尤其是对永定河下游的治理。清康熙七年(1668年),卢沟桥堤决口,命侍郎罗多等前往修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河道逐渐北移,水灾波及到永清、霸州、文安等县,开始采用直隶巡抚郭世隆的建议,疏理永清东北故道,使河水顺流归淀。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保定以南诸水与浑河汇流,经常泛滥,康熙皇帝亲自视察。直隶巡抚于成龙疏筑兼施,自良乡老君堂旧河口起,经固安北十里铺、永清东南朱家庄、会东安狼城河、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淀,西达直沽入海,浚河百四十五里,筑南北堤百八十余里,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

“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设置永定河道台衙门,具体负责永定河流域的管理,相当于现在的河长。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80余年间,有陈琮等46人次出任永定河‘道台’一职。”据杨光介绍,陈琮出任永定河道台后,仔细考察永定河情况,在掌握详实资料后,提出许多治理永定河的具体意见。乾隆皇帝到天津巡幸途中召见陈琮时,见到他精心绘制的永定河全图非常赞赏。陈琮还多方收集有关永定河的资料,包括历史上的水患、河道变迁、历代治理情况及经验教训等,编撰成第一部《永定河志》。

民国时期,连年军阀混战,永定河治理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39年7月梁各庄决口后,永定河改道,河水从三角淀北堤和京津铁路护堤间下泄,改由梁各庄东流,原河道废弃。

●廊坊市永定河考古资源非常丰富

廊坊市永定河文物遗存丰富,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革命文物等。2019年廊坊市对永定河沿岸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共调查古遗址40处、古墓葬17外、古建筑9处(组)、石刻16处、革命文物5处。

“北旺遗址位于广阳区北旺村东北旺砖厂西南400米的取土坑内,遗址东西300米,南北300米,面积90000平方米。2007年4月下旬,北旺砖场在取土过程中发现,5月,廊坊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此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据杨光介绍,遗物出土于距现地表下约8.3米、厚3至48厘米的泥炭层中,有陶器残片、骨角器、石器三类,另有灼烧过的木柴、动物骨骼、鹿角、螺壳和蚌壳等。经碳14年代测定,北旺遗址距今8000至7000年,属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信安六郎城遗址位于霸州市信安镇新立街南,年代为宋代,曾出土青砖、铁马镫等,有序排列的青砖应为原来的城墙,发现铁马镫的地点应为原来的军马场所。陈东庄土楼遗址位于安次区陈东庄村东南200米,为高出地表3米高土台地,据民国时期《安次县志》记载为宋时四季歌舞场所,安次古八景里的‘土楼晴雪’描绘的就是这个遗址的景象,由于此遗址地势较高,受水患影响较小。”杨光说。

边关地道遗址位于永清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6个乡镇,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已确认有地道的共有11个村。地道多建在地势较高处,砖砌结构规整,均由券门、洞体、通道及小室、盲室组成。地道结构极为复杂,洞体高矮、宽窄不一,曲折延伸,还有翻眼、夹壁墙、掩体、闸门等军事专用设施。此外,洞体多与水井相通,并设有通气眼及灯龛、土坑等生活设施。杨光表示:“宋边关地道为研究宋、辽交界地带的军事防御设施提供了实物资料。”

永定河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 (记者张甜歌)

来源:廊坊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北京犬舍边牧

张大千山水画多少钱一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