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国家级非遗绿茶,这15种你绝对不能错过!

02-23

国家级非遗绿茶,这15种你绝对不能错过!

“春茶自造始开尝,色味甘新气芬馥。”又是一年春茶季,每年春茶的极致鲜香,无疑是从一叶绿茶开始。



俗话说:“春喝绿茶正当时”,万水千山的草木清香,尽在一杯不经发酵的绿茶之中!而绿茶是中国产量最高的茶类,抢占了每年春茶的最大市场。


绿茶也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品种最多、种类最全的一类茶,多达数百种。不过,在众多绿茶中,只有15种绿茶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毫无疑问,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皆非等闲之辈,堪称我国绿茶中的“尖子生”,是春喝绿茶的绝佳选择!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是哪15种绿茶?有你家乡的吗?


西 湖 龙 井

2008|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若论最负盛名的绿茶,非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茶莫属!西湖龙井茶区产茶历史悠久,其源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有:“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的记载。


另据相关史料记载,杭州西湖所产之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于南宋时入贡。北宋时期,辩才法师因在龙泓山狮子峰上种植出了被后世称为“龙井”的山茶,得“龙井茶祖”之美誉。



至元明清,西湖龙井茶声誉日隆!清乾隆十六年,慕西湖龙井之名下江南的乾隆帝,在品饮此茶之后诗兴大发,提笔挥毫写下“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的著名茶诗。


彼时,乾隆帝还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至此名满天下!至今久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著称。



在千余年的历史传承中,西湖龙井的炒制技艺不断精进,形成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手工炒制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


西湖龙井茶现已成为当代扁形炒青绿茶无可争议的代表,引得不少产茶区争相效仿其炒制方法……列入非遗传承保护西湖龙井茶,对守住西湖龙井这张中国绿茶最大的“金名片”裨益良多。


相关传承人 杨 继 昌

杨继昌,于1941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满觉陇村。自1955年起,14岁的杨继昌先生开始给炒茶师烧茶,16岁便正式炒茶,至今耕耘于西湖龙井茶炒制事业长达60余年之久。



目前,杨继昌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绿茶炒制工艺的唯一传人,曾先后于1988年、1989年接连两届的斗茶会上,夺得西湖龙井茶评比第一名,斩获“炒茶王”的称号。


据悉,杨继昌师傅至今未成立品牌,但多年来,致力于西湖龙井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一直不吝将积年累月琢磨的制茶经验传授于他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匠心制茶人。


婺 州 举 岩

2008|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婺州举岩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双龙洞顶一带,因金华在隋唐时期称为“婺州”,产地峰石奇异,巨岩耸立,此石犹如仙人所举,因而此处所产之茶名曰“婺洲举岩茶”。



历史上婺州举岩茶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是中国贡茶历史上悠久的茶品之一。追根溯源,婺州举岩茶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产制历史悠久。


唐至五代十国时期,婺州举岩茶位列十大茗品之一,至宋代已成为中国茶苑中的一枝名秀,后于明清时期入贡皇室。清朝末年“举岩茶不知处”,因时局动荡举岩茶失传、湮灭。


▲婺州举岩采茶图来自新华社


20世纪70年代,经过科技人员的深度挖掘历史和精心培植,婺州举岩茶重获新生!2008年6月7日,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婺州举岩茶多生长于岩石缝隙或山岗斜坡上,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时采摘初展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炒制1000克的干茶需采摘6万片左右的芽叶。


▲茶艺师冲泡婺州举岩采茶图来自新华社


婺州举岩的制作工艺独具特色,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相结合!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


因冲泡后汤色如碧乳,古时得名“婺州碧乳茶”,干茶细紧带茸毫,银翠交辉的色泽,香气纯正持久,汤色嫩绿明亮,入口鲜醇甘美,叶底嫩绿匀整。


黄 山 毛 峰

2008|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黄山毛峰创制于清光绪年间,属条形烘青绿茶,主产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黄山区、徽州区等一带,又称“徽茶”。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和精湛制茶工艺成为烘青绿茶的佼佼者。



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前后),歙县(今属安徽黄山)人谢正安,为迎合市场,创办了“谢裕大茶行”。


谢家累世以种植和经营茶叶为主,谢正安种、采、制茶的经验丰富,其带领家人于清明前后摘取肥壮的嫩茶芽叶,经过不断摸索形成独特的制茶工艺。



以“下锅炒(杀青)、轻滚转(揉捻)、焙生坯(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等一套技艺精心加工,创出形似雀嘴、香如兰花、汤色清冽、沁人心脾的新茶叶。


因此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称“毛峰”,后因毛峰种植扩展到整个黄山南北麓,出产的茶叶也相应改名为“黄山毛峰”。



1955年,黄山毛峰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又于1986年被外交部选定为礼品茶;至2008年,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传承人 谢 四 十

谢四十,1956年10月生,谢氏“永庆堂”第49代传人,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代表性唯一传承人。



据悉,谢四十师傅从事茶叶加工已近四十年,曾参与《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国家标准制定,于1987年创办黄山光明茶厂,旗下“老谢家茶”深受广大茶友喜爱。


太 平 猴 魁

2008|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太平猴魁为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绿茶类尖茶之极品,其干茶外形两叶抱芽,叶大而芽粗壮,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据了解,太平猴魁产制历史悠久,清咸丰年(1859年),猴魁先祖郑守庆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产制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



冠名为“太平尖茶”,现普遍认为这是太平猴魁的前身,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太平猴魁正式创制,传承至今载誉无数,195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2004年后,太平猴魁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屡膺殊荣,并成为国家礼品茶;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猴魁制作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作为尖茶中的极品,不仅颜值高,入杯冲泡后,芽叶或悬或沉,汤色清绿明澈,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


相关传承人 方 继 凡

方继凡,1965年1月出生,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是太平猴魁研制人之一方先柜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曾研究编制和两度修订太平猴魁国家标准。其“太平猴魁制作方法”曾获国家发明专利。



事茶多年的方继凡师傅,秉持祖传的传统技艺手法,坚持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了太平猴魁的传统品质,多次荣获“茶王”、“金芽奖”等国家级大奖。


现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太平猴魁产销规模最大的专业公司便是方继凡名下的“猴坑茶业”,是商务部复核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单位。


六 安 瓜 片

2008|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六安瓜片是是世界所有茶叶中,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属绿茶的特种茶类,全由单片生叶制成!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朝被称为“庐州六安茶”。


明朝时被称为“六安瓜片”,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即指出:“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品。”至清朝,六安瓜片被列为朝廷贡品,制作达于鼎盛。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对六安瓜片赞赏有加,发展至今六安瓜片仍是中国众多绿茶中的代表。作为特种绿茶,六安瓜片从采摘到制作都独具一格!


六安瓜片的采摘时期较晚,通常在谷雨前后至小满前结束,这是因为其采摘要求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能采摘!采完的鲜叶要通过“扳片”去除芽头、茶梗,掰开嫩片、老片,并分别杀青。



具体制作工序分为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匠心制成的干茶色泽翠绿,起霜有润;茶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相关传承人 储 昭 伟

生于1966年11月的储昭伟,家乡便是六安瓜片的主产地之一,自幼跟随祖父、叔叔及张氏亲友等从事六安瓜片茶园管理、采摘和炒制等工作。



储昭伟曾主持制定了《六安瓜片茶企业标准》《六安瓜片制作工艺标准》等,使六安瓜片自创制以来,第一次有了六安瓜片生产、加工、营销标准。


1995年,储昭伟研制“徽六”牌六安瓜片茶,并于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去年通过商务部复核,保住了“中华老字号”招牌。


碧 螺 春

2011|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碧螺春又称“吓煞人香”,创制于明末清初,在乾隆下江南前就已声名显赫。康熙年间,康熙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赞赏有加,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外形条索纤细,茶芽细嫩,茸毛披覆,卷曲呈螺;银绿隐翠,白毫显露;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采摘6-7万个茶芽。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滋味鲜爽生津,回味绵长、鲜醇。


碧螺春又称“吓煞人香”,创制于明末清初,在乾隆下江南前就已声名显赫。康熙年间,康熙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赞赏有加,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外形条索纤细,茶芽细嫩,茸毛披覆,卷曲呈螺;银绿隐翠,白毫显露;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采摘6-7万个茶芽。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滋味鲜爽生津,回味绵长、鲜醇。


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太湖之东、西洞庭山和邻近的茶区,为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创制于明末清初,在乾隆下江南前就已声名显赫。


清初,洞庭所产之茶俗称“吓煞人香”,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太湖,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大为称赞,但又觉其名不雅。



观其茶色碧形曲似螺,又采于早春,钦定茶名“碧螺春”。发展至今,碧螺春茶仍完全采取传统的采制技艺,分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


据了解,洞庭山碧螺春采制技艺的技术要领离不开两句话:“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素有“一嫩(芽)三鲜(色、香、味)”之称,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采摘6-7万个茶芽!干茶卷曲成螺,银绿隐翠,汤色碧绿、清香袭人,入口鲜爽生津,回味无穷!


相关传承人 施 跃 文

施跃文,出生于“茶王”世家,其曾祖辈因采制碧螺春进贡朝廷而被称为“碧螺老人”,其祖母周瑞娟曾亲手为朱德炒茶,自幼便饱受碧螺春茶香浸染。



在传承碧螺春茶炒茶技艺的基础上,施跃文以新方法制作碧螺红茶以及桂花味红茶,其于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安 吉 白 茶

2011|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安吉白茶创制于1980年,是浙江省安吉县特产的烘青绿茶,其因采摘的鲜叶原料为变种的白茶树,其嫩叶色白如玉,仅主脉呈微绿色,故得“安吉白茶”之名。



1982年,当地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后育成“白叶一号”品种。安吉白茶的原料有特殊要求,只有白叶一号品种按绿茶工艺加工,才能制成鲜如鸡汤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其氨基酸含量比一般茶要高出一倍,入口鲜味十足!干茶均叶白脉绿、形如兰蕙,汤色清澈透亮,香高持久,鲜醇甘爽,饮毕唇齿留香。



炒制方面,安吉白茶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手工炒制难度大,现安吉县溪龙乡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艺的仅有陈守彬、钱义荣等几人。


正是因为手工炒制技艺难以掌握,安吉白茶的加工批量小、速度慢,现一般用机器炒制代替。而为了传承推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安吉县着手对白茶手工炒制技艺进行培训。


紫 笋 茶

2011|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首创于唐朝,其名由茶圣陆羽所撰的《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产于浙江省顾渚山一带。



顾渚紫笋为唐朝第一品茗,是朝廷祭祀与赏赐的最高礼品,被陆羽以“芳香甘冽,冠于他境”之美言论为“茶中第一”,乃“上品中的上品”!


另据了解,紫笋茶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制作上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工序制成的极品茶,无论外形还是内质均一绝。



干茶芽叶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颜值超高。冲泡后芽叶舒展,呈兰花状,汤色碧绿如茵;香气清高,兰香扑鼻,滋味鲜醇,味甘生津,余味无穷。


相关传承人 郑 福 年

郑福年,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从16岁便开始做茶,早已熟练掌握了现代紫笋茶的制作技艺。



事茶多年潜心研究、创新紫笋茶制作工艺,其根据古法反复研究出的独门“蒸清紫笋(散型)工艺”,突破了传统炒制茶叶带出的火香味,保持了紫笋茶原有的天然清香。


信 阳 毛 尖

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锅炒杀青的特种针形烘青绿茶,创制于清末,独具“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之风格,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主产于河南信阳诸县,名产区有“五云两潭一寨”: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等。


信阳毛尖经摊青、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制成,分特级、一至五级共12等,干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或绿润,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



香高持久,不同程度表现出毫香、鲜嫩香、熟板栗香,层次感丰富;滋味方面具有浓烈型和浓醇型特征,味道鲜爽、醇香、回甘,生津解渴。


相关传承人 周 祖 宏

周祖宏,出身茶师世家,是周氏炒茶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事茶50余年提炼出四句话:杀青要到位,擀条要均匀,理条靠手感,火候是关健。



周祖宏师傅继承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工艺的精髓,2017年12月28日,周祖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恩 施 玉 露

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之一,产于湖北恩施地区,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原料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



采摘时节为每年三月中旬至谷雨左右,传统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分为鲜叶摊放、蒸青、扇干水汽、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和焙干挑剔。


干茶条索紧细挺直、形似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绿润,清香持久;沸水冲泡后芽叶复展如生,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滋味鲜爽甘醇,饮之沁人心脾。


相关传承人 杨 胜 伟

杨胜伟,1963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其在所著的《恩施玉露》专著中,首次提出加工恩施玉露的“工艺温度域”概念和“偶数法则”。



这规范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操作技术规程,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都 匀 毛 尖

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都匀毛尖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1956年由毛主席亲笔命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历史名茶。


早在明代崇祯年间,都匀毛尖便被列为“贡品”进献朝廷,其制作技艺颇为讲究,加工时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即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具体制作分采摘、拣剔、摊放、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等工序,干茶形如鱼钩、条索紧结纤细,色泽绿翠,白毫显露;汤色绿黄明亮,香气清高,入口鲜浓回甘。


相关传承人 张 子 全

张子全,出生于一个自古以来便植茶、制茶的村落——布依族摆忙村,家家种茶树,人人会制茶,而张子全联合几十家农户成立了十里茶香合作社。



该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帮助当地村民致富增收。张子全于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赣 南 客 家 擂 茶

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赣南客家擂茶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传统饮茶习俗,由汉魏粥茶和唐宋点茶演变而来,基本原料是鲜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各类青草药等。



需在擂钵或大盆中,置入各种原料擂成茶泥,再注入滚烫的沸水冲泡,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同时用擂杵搅拌稍许,即可品饮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客家擂茶了。


相关传承人 廖 永 传

廖永传,江西省全南县人,自幼学习擂茶制作技艺,其利用掌握的药理知识,根据不同季节,加入不同的擂茶配料,来提高客家擂茶的保健效果。



熟练掌握擂茶技艺的廖永传师傅,于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擂茶高效,且口感好,得以口口相传。


婺 源 绿 茶

2014|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婺源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拥有悠久的产制历史,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记载了“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



至明清时期,婺源绿茶成为进献朝廷的贡茶,品质极优。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达2500公斤左右。


清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可谓盛极一时。



婺源绿茶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冲泡厚汤色清澈透亮,品饮滋味醇厚,彰显‘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鲜明特点。


相关传承人 方 根 民

方根民,是是婺源大方茶第三十六代传人,2017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婺源绿茶的制作上,方根民师傅继承祖传技艺,并不断改进,真正做到了“沉底、叶绿、汤清、香高、味醇”。


雨 花 茶

2021|第五批国家级非遗

雨花茶是江苏省南京的特产名茶,是1958年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制,主产于南京中山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及南京江宁、溧水、高淳、六合、栖霞等区(县)。



作为炒青绿茶中的珍品,雨花茶是优质细嫩针状春茶,与恩施玉露、安化松针并称“中国三针”,其以杀青、揉捻、毛火、整形、足干为制作工序。


据了解,南京雨花茶只选一芽一叶为原料,于清明前十天开采至清明,考究的原料和匠心的工艺使雨花茶以碧绿的茶色,清雅的香气、甘醇的滋味闻名。


蒙 山 茶

2021|第五批国家级非遗

蒙山茶为四川省雅安市特产,2001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蒙山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0年欧盟理事会将蒙山茶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



据记载,蒙山茶始栽培于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美誉,还是中国历史上入贡时间最长的历史名茶。


蒙山茶因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享誉“五朝贡茗”之称。现如今,蒙山茶代表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属于黄茶)"、"蒙顶石花"等,品质皆佳。


中国绿茶数以百计,只有以上15种“尖货”绿茶的制作技艺,归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更喜欢哪一种?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讨论!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②《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陈宗懋、杨亚军(主编)。

千岛玉叶茶

貔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