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阜宁新四军:一枚铜印章的历史记忆

10-13

阜宁新四军:一枚铜印章的历史记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一枚铜印章,坚实的质地和熠熠的历史,镌刻着阜宁县政府的身影。这枚印章,相传曾被遗失,却在时局动荡中重见天日。它承载了一段抗日民主政府初期赤诚为民的历史,诉说着阜宁县百姓的坚韧与希望。



时光倒流到1940年秋天,黄克诚司令员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越过陇海线南下,解放了阜宁城,与北上的新四军相会。这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立。民主政府的首任县长,宋乃德,亲自领导着政府机关,为群众谋取幸福。这个新生政权充满希望,充满了艰难的挑战,但他们毫不气馁,积极开展抗日、剿匪、除奸、反霸斗争,同时推动着水利兴修、生产发展、教育兴办。在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着对老百姓的关怀,这枚铜印章见证着这一切的实现。



然而,历史的舞台并不总是平坦的。1941年7月,正当堤坝修建进入关键时刻时,日军对盐阜区展开大规模“扫荡”行动,恶劣天气使政府大印章的保管人员在紧急撤退中遭到土匪的袭击,这枚铜印章因此失落无踪。铜印章的消失似乎标志着政权的动荡,但实际上,这个政权已经在人民的心中扎根。



另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发生在1985年秋天,一位阜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宫融,收到了这枚铜印章。这枚印章曾被打捞上来,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充满艰辛的岁月的回忆。同样,央行南京分行也找到了一张1941年发行的“阜宁县政府建设公债券”,它印证了铜印章的历史。这张公债券不仅在正面印有“阜宁县政府印”和县长“宋乃德”的印章,而且反面还绘有一幅关于“海水倒灌”的木刻图画。这个图画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海啸席卷阜宁时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此外,公债券上还载明了偿还的具体方式,充分显示出政府的诚信。

为了理解这枚铜印章和公债券的重要性,必须回顾历史。在1939年,一场特大海啸袭击了老阜宁县,造成了大约13000多人的死亡和无数人流离失所。这场海啸让人民深受痛苦,但也激发了他们对一条强固的海堤的渴望,希望能够抵挡未来的海潮。这个愿望代代相传,最终在阜宁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不久后得以实现。

然而,在修堤的过程中,政府面临了重重困难。国民党政府多年来对百姓征收高额的盐税,却没有建设强固的海堤,以致“韩小堤”成了豆腐渣工程。新政权在面临民众的怀疑时,决定用盐税作为抵押,发行政府建设公债,而公债的全部偿还都将由政府承担,不向百姓摊派一分一毫。这一举措显示出政府的信任和决心,民众开始逐渐接受并踊跃参与堤坝的修建。然而,敌人不甘示弱,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试图阻止工程的进行。尽管如此,新四军、抗日民主政府坚定不移,最终完成了高10米、底宽21米、长达45公里的捍海长堤。这个壮丽的工程不仅为沿海民众的安危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他们充满希望。

虽然这枚铜印章和公债券已经被岁月冲刷,但它们承载着党和政府初心使命的回忆,见证了共产党人民政权初期艰难的历程。它们将永远铭记在历史长河中,激励后人坚定初心,勇往直前。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万历通宝价格一览表

饵料烧手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