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饵调漂是调漂方法中比较科学的一种,优势是充分考虑饵重,调目和钓目的确定不会盲目,最关键还在于可以调整出任何灵钝状态来,不管什么水面钓什么鱼,只要会这种方法就足够了。带饵调漂也是调漂理论的来源,所以精通了这一种之后,其他的调漂方法就一通百通了。缺点自然也有,如果饵料太轻或者太重,这种调漂方法就不太合适了,但是并不影响这种方法称为调漂理论公式的来源。
带饵调漂还可以分为带双饵和带单饵,调漂追求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调漂的过程中可以始终挂饵,也可以空钩调漂之后称饵重,但是后者需要对饵料重量稍稍有个认识,不然后面的调漂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容易出现调目和钓目不合适的现象。以带双饵为例,调漂的标准步骤是这样的,不挂子线粗找底,确定好钓点水深之后把浮漂座往下拉1.5倍即将使用子线长度的距离,确保调漂接近实际的垂钓水深。然后调个合适的目数,这个目数一般是较高的目数,需要考虑到饵料的重量,防止称饵重的时候没目数。
比如说不挂子线调8目,这时候就可以挂上子线看目数了,目的是知道双钩到底有多重。如果浮漂剩下6目,那么说明双钩的重量可以压下浮漂2目。此时就可以挂双饵称重了,这个饵团的大小应该跟后面正是垂钓时的饵团相差不大,挂好双饵再看目数,就可以知道双饵的重量是多少了。比如说刚才挂子线后是6目,挂双饵后是2目,那么双饵可以压下浮漂4目。知道了双饵和双钩的重量,调漂就得心应手了,根据调漂的公式就可以调整出任何想要的目数来。
半水挂子线目数是2目,这个就是钓浮的目数。此时钓组处于重力和浮力平衡的状态,在找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钓目开始大于2目,那么此时钓组就开始触底的。触底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上拉浮漂座,水线变长了,其实是因为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分担了钓组的重量,浮漂受到的拉力变小了从而出现了钓组增加的现象。这个就是找底公式:钓目>调目-双饵重量,那么钓组必定是开始触底了。如果搓饵钓底,换上蚯蚓不重新调漂,钓组很可能是不触底的,所以说并非水线变长钓组就一定是到底的。
找底公式的原理很简单,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浮漂目数必定会出现变化。我们可以根据支撑力的大小,来判断钓组重量被抵消了多少,这样就可以知道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效果了。比如说原本平衡的状态是2目,当钓组抵消了一个鱼钩、一个饵料的重量时,下钩饵就完全躺底了,那就是钓5目的时候,如果目数再增加一点,上钩饵也会开始触底。如果钓组抵消了双钩饵的重量,此时目数肯定是8目,也就是不挂子线和饵料的调目,此时一定是钩饵完全躺底,并且双子线松弛弯曲的状态。如果钓目已经开始大于8目,说明铅坠的重量都被抵消了一部分,所以铅坠就开始触底了。
以上就是带饵调漂比较科学的原因所在,如果挂双饵没目数,那明显不适合这种调漂方法。比如说挂子线后浮漂是6目,挂双饵浮漂是5目,这个饵料太轻,可以调整的区间非常小,所以也不适合使用带饵调漂。饵料很重或者很轻,为了确保饵料是到底的,并且饵料雾化之后鱼钩依然到底,一般是采用条低钓高的方法来调漂。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