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详解与症状解析

10-19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详解与症状解析


前言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NonspecificNeckPain,CNNP)的定义是没有特定病理解剖学诊断的颈椎解剖区域的疼痛和不适,也称为机械性颈痛,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退行性改变,当疼痛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可以诊断为CNNP。

主要症状是肩颈部不适,伴或不伴活动度受限,可能还有出现上肢神经症状。

通常是由于损伤导致,随后会发展为神经源性炎症、痛觉过敏,重复的疼痛信号传递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改变,并发生中枢敏化。

一、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运动疗法

瑜伽

瑜伽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症状,瑜伽涉及身体的锻炼,放松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

大量研究显示,瑜伽在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CNNP患者进行9周瑜伽干预后对疼痛、功能障碍、精神生活质量有着较好的改善。

瑜伽之所以能够减轻疼痛,减少功能障碍,主要是它是一种等长收缩训练,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可以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同时瑜伽训练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和促进本体感受器激活,这有助于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肌肉紧张。

与不同的运动相比,瑜伽对背部的改善效果最优,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瑜伽的长期效果优于其它运动,而瑜伽的经济适用性要低于其他同种类的运动,因为初学者接触瑜伽需要专业的瑜伽从业人员的指导,这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

颈部深层肌肉训练

颈部深层肌肉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CNNP患者颈部深层肌肉的肌力,在疼痛情况下,会引起保护性制动反应,当疼痛长时间存在时,会导致颈部深层肌肉萎缩,从而加重疼痛,而与一般的颈部运动相比,颈部深层肌肉训练对颈部疼痛以及功能的改善更好,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颈部深层肌肉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颈部疼痛以及颈部功能障碍,颈部深层肌肉训练有着效高的经济适用性,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压力,同时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有研究显示颈部深层肌肉训练只能纠正颈部的神经肌肉失调的症状,对颈椎屈曲力量和耐力没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颈部本体感觉训练

颈部本体感觉运动能够恢复颈部本体感觉,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存在颈部深层肌肉的肌梭受体的改变,由于肌梭在本体感觉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肌梭受体发生改变时,会导致颈部运动功能障碍和疼痛,由于疼痛而长期制动时,颈部的感觉和运动控制会受损,颈部本体感觉运动可以使颈部肌肉中肌梭感受正常的运动,以及激活其他较少参与感觉传导的感受器,从而改善颈部疼痛以及活动度。

颈部本体感觉运动有着低强度、易学等特点,较大程度的避免了CNNP患者由于疼痛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制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颈部本体感觉训练相比于一般的颈椎活动,对颈部的疼痛、功能障碍、压力痛阈、关节活动范围、头部位置觉,有着较强的改善作用,说明颈部本体感觉运动对比一般的颈椎活动对CNNP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肩胛骨功能训练

肩胛骨功能训练(ScapularFunctionTraining,SFT)的目的是激活肩胛周围薄弱的肌肉,恢复肩胛周围肌肉的神经控制以及活动水平,减少肩胛功能障碍,肩胛功能障碍指的是肩胛骨位置和运动异常,肩胛功能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肌肉不平衡、不良姿势、肩部受伤以及肩部肌肉或肩胛骨本身的问题。

目前国内临床上缺少对于肩胛骨功能训练对CNNP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

慢性颈肩疼痛与肩胛骨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肩胛的功能障碍会对相邻的关节产生不利的影响,连接肩胛骨和颈部区域的肌肉在延长位置的张力,可能会对颈椎施加负荷,这可能会使上斜方肌的压痛阈值显著降低,肩胛骨位置的不正确或功能障碍会对颈椎的排列产生不良影响,引起疼痛。

从功能的角度看前锯肌是肩胛骨主要的稳定肌,当肩关节外展、前屈时,肩胛骨会上回旋,前锯肌能有效的限制肩胛骨保持在冠状面水平活动,当前锯肌损伤或功能性不足时,肩胛骨的活动水平将增加,从而造成肩胛的不稳定。

中下斜方肌通过对肩胛骨施加侧向和斜向下的力,使肩胛骨产生位移,当肩关节外展或屈曲时,中下斜方肌会提供外旋的力。

当中下斜方肌受损或功能性不足时,肩胛骨会前伸、外旋,形成含胸的姿势。

多数颈部疾病患者表现出了异常的肩胛骨运动,颈痛患者相比健康受试者会表现出更多的肩胛骨下旋或肩胛骨上旋减少,因此肩胛骨的位置对于颈部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SFT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确的动作模式,强化身体运动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从而优化与提高身体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表现,并且对慢性骨骼肌肉疾病的缓解与改善有着良好的效果,还有着低强度高收益、经济性的优点。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颈痛患者会同时存在肩胛动能障碍,慢性颈痛患者由于长时间的过度激活上斜方肌会使中下斜方肌的肌力和耐力减弱,使肌肉失衡,导致肩胛的功能障碍。

通过表面肌电检查慢性颈痛患者发现,颈部疼痛的个体比对照组在上斜方肌的激活水平更高,而前锯肌的活动水平较低,同时颈痛患者菱形肌和中斜方肌的力量显著降低,这些肩胛部肌肉激活水平的改变会慢慢影响颈部的肌肉以及功能。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针对肩胛骨周围肌肉力量和稳定性的运动计划可有效减少颈部疼痛。

SFT通过激活肩胛周围较弱的肌肉来纠正肌肉不平衡的模式,Christoffer等发现通过对患有慢性颈痛的成年人进行下斜方肌和前锯肌强化训练,同时尽量减少上斜方肌的激活,可以减少慢性颈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并提高肩部抬高的力量以及肩胛功能运动,加强了肩胛周围薄弱肌肉的肌力,减少了肩胛周围肌肉的不平衡。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常规物理治疗方案外,SFT能够显著改善CNNP患者的颈部疼痛与功能障碍,SFT能够在纠正肩胛的位置的同时,降低肩胛周围肌群和胸廓周围肌群的张力和过重的负荷,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由于SFT训练动作包括了肩胛骨的下回旋,使向上拉伸的力减少,减轻了颈部压力。

SFT也能通过改善肩胛肌群的功能从而有效改善久坐形成的不良姿势,HaifahNitayarak招募了39名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分为肩胛稳定训练组及对照组,研究结果发现,肩胛骨稳定训练可以改善头部和肩膀的前倾姿势,增加胸小肌的灵活性并改善肩胛肌群的功能。

对于久坐人群强化中下斜方肌能够很好的改善颈部的运动与功能,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对下斜方肌的强化锻炼方案能够显著的降低颈部功能障碍,改善斜方肌激活水平、肌肉厚度和收缩率。

综上所述,SFT能够增加颈部和肩胛骨的稳定性,改善颈部以及肩胛周围肌肉的失衡、缓解紧张的肌肉,以减缓颈部疼痛和提高颈部功能。

二、还可以中医推拿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等部位的疼痛。

张佳玮等的研究通过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CNNP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受试者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该研究评价了即刻效果,结果表明,推拿与功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即刻效果。

然而,有研究显示,推拿可以放松颈椎的肌肉,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并没有很好的依据来证实推拿对提高颈椎的功能是非常有效的。

综上,推拿是一种安全、低副作用的方法,但是也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禁忌

结语

根据目前的临床相关研究,相对于药物和被动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在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中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大量证据表明综合性的治疗手段相较于单一的主动或被动疗法更加具有优势,但具体的效果差异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肩胛骨功能训练疗法可以改善肩胛周围肌群的失衡,提升肩胛周围肌肉力量,改善颈椎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

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

摩尔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