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山
文 | 赵芝庆
玩石不久,巧得几方拙石为伴,毕竟是业余选手,咬牙挤出几段文字,不敢称什么文章。
近期灵璧石“宋山”很火,不过也是褒贬不一,有甚者调侃“宋山”就是“送人的山”。其实石界之前没有什么宋山之说,但即然这么叫了,我们暂且称它为“宋山”吧。
灵璧石出山形比较难,市面上以及藏家手里好的山形石也很少见,能看得上眼的也都是天价!然而俊秀挺拔的立峰与峰台并生的山形更是凤毛麟角。就在灵璧无石可挖的穷尽关头,漳渠头皮石横空问世。
漳渠与平山交界,同出一脉,但石形差异很大,漳渠头皮多出立峰、平台和洞石,灵璧其他地方也出洞石,但漳渠的洞石无石根,洞形圆润且变化大,如太湖石玲珑但皮质又远胜太湖。实实在在的填补了灵璧石造型上的一点小小的不足。
近段时间,只要是漳渠山出的石头都叫宋山,其实这样定义是不成立的,其他坑口出的石形也有符合宋山审美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说到“宋山”一词,不得不从宋元山水画开始聊起。宋元山水在中国绘画历史上是最光辉的一个时代,在收藏界如永乐的漆,宣德的铜,成化的瓷一样,虽后来也有大成者,但我们还是习惯于给某个时代贴上一个标签。
宋代山水画多用绢,钩线细致,笔法严瑾,墨色层层渲染,凝重恬静。元代山水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象超然,浓淡干湿,变化莫测。
宋元山水的画风可谓是空前的丰富、精致。明清至今重技法而轻笔法,特别是当代画家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不得不迎合市场,专注于商品画,往往以大、怪、粗、俗示人。明显没有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那么什么样的石头才能符合宋山的审美要求呢?笔者认为先有三点:
一看石形变化
二看结构纹理
三要入画。
石形变化看“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结构纹理看皴法
入画看“意远”。
说到“高远、深远、平远”这“三远”不得不提一个人。北宋最后一位画师——郭熙。
郭熙,出身平民,师法李成山水画法。粗阔相交,浓淡不似,山石轮廓、肌理,晕梁,细致而不失大气。
郭熙提出的“三远法”对后代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雄壮、深远深邃、平远冲澹。
郭熙《早春图》巧妙结合高远、深远、平远
郭熙《窠石平远图》
结构纹理看皴法。历代山水名家都有自己独有皴法,如唐李的斧劈皴,范宽的雨点皴和积墨法,董源和黄公望的披麻皴,米芾的米点皴,还有折带皴、云头皴等等。这也正是漳渠头皮和其他坑口灵璧石相比所特有优势所在。
范宽 《雪景寒林图》局部细节图 雨点皴代表作品
入画看“意远”。一方石头远远达不到一幅山水画的格局,但可以从意境中表达,或拙或秀,或古或透,以山寄情,以石传意。
郭熙《秋山行旅图》
正如苏轼在《郭熙秋山平远二首》题画诗中所写:“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
品得石中味,读得石中意,悟得石中求!
看万里江山能入画卷
品一方美石可笑文章
说来说去,石是山还是山是石,山是画还是画是山。到底是“送山”还是“宋山”?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