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声周志宏 - 涤虑
▲点击绿色音频聆听美好
茶是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叉子,形进于茶,声进于(木贾),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又茶。
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
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么?”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茶,本就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它被发现被饮用,都不是它所想。
但因我们发现了它,它开始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无言,它悸动,它欢喜……也都是我们替它说的。
品茶是有讲究的,一杯茶应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闻茶香,第三口才可以慢慢啜饮。
茶,是一种乐趣,品茶是一种享受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
喝茶,喝的是一种享受。
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才是精品,在这三道茶中,你可尽享苦尽甘来的韵味,唇齿留香间,有何尝不是在享受人生?
人生苦短,与其为鸢飞戾天而奔波劳走,不如采菊东篱,享受短暂的温馨人生,喝茶中所感受到的韵味也是如此。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
“自古佳茗似佳人,饮后方知味乾坤”,一个人的心境可以决定一杯茶的苦涩,只有慢慢沏,细细品的人,才能感受到苦尽后的甘来。
泡茶人决定了茶的品种。铁观音的人生是感情浓郁的,复杂的;茉莉花的人生则是清淡的,纯洁的。
人生如茶,我们需要铁观音,需要茉莉花,更需要一个好的泡茶人和一个好的品茶人。
我喜欢碧螺春,这产自苏州太湖畔的名茶,银绿隐翠,汤色嫩黄。
令人想起雾气掩映的粉墙瓦间穿梭游弋的江南女子,姣姣小小,婷婷袅袅,逶迤而来,温柔得如同吴侬软语,让你的文雅气发自心底。
我喜欢龙井,这产自杭州梅家坞的名茶,清澈透亮,翠中隐藏着米黄色。
让人想起西子湖畔的许仙,清朗倜傥,举止潇洒,柔情似水,既腹有诗书,又脱离了老学究的夫子气。
茶,是一种乐趣,品茶是一种享受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
爱喝茶的人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茶像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清新逸致的园林,属于城市又保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现代人向往功利,重物质,同时又需心灵的清净平和,向往散淡、安逸,这本是难以两全。而茶,无疑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份憩心之天地。
当我们在红尘中受累失落时,不妨也“躲进小楼成一统”,端起一杯茶,享受闲适的慢生活。
我也喜欢铁观音为珍珠大小,呈碧绿色,有股淡雅的清香。
千万不能用手触摸,铁观音有极强的吸味功能,用手触摸后就有可能变味,所以,要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当然半年最好。
泡就是一门艺术了,我们一般人说来只能简单一些。泡铁观音茶决不能用大杯,而要用福建产的泡茶工具,这样泡出来的茶味最好,色、香、味俱全。
闻就是闻茶香。泡铁观音后,闻茶香是一种极品享受,泡碗的盖,盛茶的杯经过头道茶水的冲洗后留有浓重的余香,闻起来其香沁入肺腑,舒服极了。
品茶是快乐,是享受。
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内,放入一小撮茶叶,沏上开水,在袅袅升腾的水汽中。
那一片片清香的嫩叶缓缓舒展着身躯左右摇摆,上下漂浮,有的迅速沉到杯底,有的则浮出了水面。
啜就是小口小口的来品茶。铁观音特有的茶香直扑面门,香润喉肺,一小杯下肚,满口舌余香嚼之不去,令人醒脑清神。
茶在许多时候,已不再是单纯的饮品,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着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态度。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味,是茶的最基本特征。苦味,从中医角度讲,大多具有清新、降火、解毒之功能。
茶不仅能做到此,还能让人在苦中品着清纯、清香,这就不可多得了。
但无论是沉是浮,它们都默默无闻、毫不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绿色和清香,直到生命耗尽。
推而思之,人的一生谁能够一帆风顺不吃苦头呢?
在当今充满挑战,要靠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年代,准备吃苦,不怕吃苦,已成为一个身心都称得上健康的人的必备素质。
反之,惧怕吃苦,拒绝吃苦的人,有几个能经风雨、历磨难,学有所成,干有业绩的呢?
正如茶叶一样,那给人以种种益处的茗香,不正是在苦涩中凝聚、升华的吗?
人生初始,如那一沸的茶汤,小小地起着涟漪;
中年,如那二沸的茶水,激烈地带着茶叶翻滚;
晚年,如那三沸的茶叶,滤去浮躁,沉淀在杯底,用唯一的表情--微笑,接纳一切。
茶,不带人工做作,无须像咖啡要加伴侣,小小一撮,就色香味俱全。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这是简单的生活,也是难求的心境,喝茶能至于此,算得大雅大俗的高人了。
茶,清雅入心;咖啡,醇香入情;酒,浓烈入性。
我不善饮酒,也不愿意去品那加糖的咖啡,只是喜欢那淡淡的绿水,淡远的幽香,静静的体味,在喧闹的世界中,去品位那份宁静与安逸,还有那淳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