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背后的原因揭示!

02-15

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背后的原因揭示!

来源:束浩读史

袁世凯至死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不是痴心妄想、复辟帝制,在皇帝龙椅上坐了83天的大头梦。

而是他在做皇帝期间,在全国发行的几亿枚袁大头

从1912年清朝灭亡,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袁大头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最坚挺的货币。

其普及范围之广、使用时间之长,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与之相提并论。

虽然人们常说袁世凯倒行逆施、大盗窃国,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搞出来的袁大头是真的好用。

为何“袁大头”的流通量如此巨大?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在家中收藏有这种货币。

那么你知道哪一年的“袁大头”最值钱吗?

“袁大头”为何发行

“袁大头”在当时究竟有多么受欢迎,从它的发行总量上就可见一斑。

当年袁世凯上位之初,政局不稳、民心动荡,国内币制一片混乱,有人用银子、有人用铜板,交易起来非常麻烦,老百姓叫苦不迭。

可是北洋政府刚刚成立,根本拿不出什么钱,只能一边赶铸铜板、银元,一边滥发钞票。

为了整顿货币市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袁世凯就下令开始铸造“袁大头”,这种统一的新式银币。

袁世凯

他对国币改革如此上心,并不是真的为了老百姓着想,而是想尽快填上军费方面的财政漏洞。

1914年12月份,造币总厂造出了第一批“袁大头”,并迅速投放市场。随着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1915年2月,江南造币厂也加入了制造“袁大头”的行列。

短短两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袁大头”数量、就达到了3.8亿枚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从1914年到1951年,国内总共发行了约7.5亿枚“袁大头”。也就是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袁大头”的发行还没有停止。

说到这儿,不免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为什么“袁大头”的数量能达到如此惊人的规模?

其实在清朝末期,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个阶段,也不是没有发行过其他货币,比如清朝的银票、国民政府的金圆券,还有外国侵略者留下来的法币等等,都曾经在民间盛行一时,但没有一种货币能像“袁大头”这样,长期流通几十年之久。

要么就是流通的地理范围太小,要么就是货币本身的币值不够坚挺,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48年发行的金圆券。

当时的国民党可谓日薄西山、败局已定,但蒋介石不死心,想要再垂死挣扎一番,于是就在国军占领的地区、强制发行了一套纸质的金圆券,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说到通货膨胀,很容易联想到今天面值超大的津巴布韦币,一个“一”后面挂着十几个零。

当时国内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这样,金圆券的最高面额已经达到了500万,可是这500万究竟能买到些什么呢?也就是两个茶叶蛋罢了。

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一个穷人,家里实在是太脏太破了,就想着买点墙纸糊一下墙。

结果算了半天,发现直接用金圆券糊墙、反而更省钱一点,因为买一张糊墙的纸,需要厚厚一沓金圆券,拿这一沓钞票来糊墙,都足够糊半面的了,同时还显得自己很有钱。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诞的事情,其实和中国流传几千年的货币制度是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使用的货币,从材质上说无非只有两种,一种是铜、铁等贱金属,一种就是纸币,而同一时间,西方国家在铸造货币的时候,大都选择采用金、银等贵金属。这种差异就是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货币的贬值是经济学的必然趋势,加上在那个动荡年代,普通人连活着都是件难事,民间货币的信誉保障、也就长期处于缺位状态。

如果不能形成统一、规范的货币机制,纸币面额印得再大,也早晚会沦为废纸一张,而作为贵金属货币的“袁大头”,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袁世凯决定进行国币改革之初,曾经有人提出制造纸币,但金融专家立刻表示反对,因为按照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情况,只有实行贵金属本位制,才能挽救民间信誉。

其实,“袁大头”并不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批贵金属货币,在此之前,还有一种叫做“龙洋”的硬币,个头和形制都跟“袁大头”类似,那是晚清政府发行的一套货币,也是用银子铸造的。

清政府倒台之后,袁世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正统”,就在龙洋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发行了一套“袁大头”

“袁大头”的发行量和认可度

“袁大头”的全称叫做“袁世凯像背嘉禾硬币”,看上去和今天的一元硬币很像,背面刻有嘉禾纹饰和币值大小,正面印着袁世凯的头像和发行年号,所以老百姓习惯性地称之为““袁大头”

“袁大头”虽然号称银币,但它的材料并不是100%纯银的。根据民国政府的《国币条例13条》,一枚袁大头总重量为七钱二分,其中含89%的银、10%的铜,以及1%的锡。

当时的工匠们为什么不用纯银打造呢?其实这个跟偷工减料、贪污腐败什么的,还真的没有关系,这样的材料配比是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银子虽然值钱,但这种金属的稳定性却比较差,银币在流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损耗,不利于长期使用,所以必须用少量的铜和锡对它进行保护。

总而言之,这种实打实的银币很好地适应了、当时币制混乱的市场状况,因为“袁大头”和之前的铜币、纸币,都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当中,几乎所有的货币都是和银子挂钩的,也就是俗称的“银本位制”。比如后来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支付赔款的时候,也是以白银多少万两作为计量单位。

即便有一天“袁大头”停止流通,人们也可以将其熔掉,打成银锭或首饰,它的价值依然存在。

银币本身就是一种信誉的象征,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所以“袁大头”一经面世,就在老百姓当中收获了极高的声誉,受到了国民的普遍欢迎。

人们纷纷拿出手中的杂币、旧币,跑到政府去置换成银币。这下可累坏了各大造币机构,包括天津、南京、广东、武昌等多地的造币厂,就像印钞机一样源源不断地产出“袁大头”

那么,一枚“袁大头”在当时,究竟能买多少东西呢?

虽然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但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还是处于缓慢的发展当中。

当时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大概是20枚“袁大头”,而像工程师、教授、作家这样的稀缺人才,收入就更高

据说鲁迅一个月的工资和稿费,加起来有700多块,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则有1500多块。经济学家估算,当时的一枚“袁大头”,大约折合今天的人民币150到200元之间。

以1927年的上海为例,一枚“袁大头”能买到25斤大米,或者4斤猪肉,或者3盒香烟。很明显,“袁大头”在当时的购买力,要比现在的一块钱高很多。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两条平行的道路。虽然袁世凯本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就被赶下了台。

但毋庸置疑的是,印着他头像的“袁大头”,却得到了金融市场的欢迎,在老百姓当中也拥有极高的认可度,以至于到了民国年间,“袁大头”依然是全国各地唯一承认的硬通货。

袁世凯去世以后,国内又出现了李世凯、王世凯等众多军阀,他们拥兵自重、占山为王,其中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干起了造假币的勾当,私自铸造各种五花八门的山寨“袁大头”

稍有实力的大军阀,伪造的假币还能够以假乱真,可那些实力不济的小军阀,造出来的钱就惨不忍睹了,村口大爷不戴老花镜,都能看出来是假的,不能说不像,只能说根本不一样。

无论是官府还是老百姓,对于这些假币都抱着零容忍的态度,几乎所有人都指定只收“袁大头”,其他货币一概不要,就算是后来国民政府铸造的开国银元“孙小头”也不行。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继续发行“袁大头”

从1914年开始发行,到1951年停止流通,37年间,国内各大造币厂铸造的“袁大头”,总计超过7.5亿枚。

如此庞大的发行量,可见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与它相提并论。

即使到了1916年,袁世凯因为尿毒症不治身亡以后,“袁大头”还是流通了几十年之久,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袁大头”成色好、分量足,不仅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含银量也没有掺杂半点水分,是当时所有硬币当中含银量最高的,所以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

第二个原因,则是袁世凯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随处可见北洋军阀的身影,而北洋派系当中的老大正是袁世凯。

袁世凯上位后,一心想要改写自己篡位夺权的形象,留得青史扬名,所以在国币改革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

等到他去世以后,坐江山的实际上还是北洋军阀,为了表达对老上级忠心耿耿,各级官员就将“袁大头”这套货币沿用了下来,继续进行发行和流通,对“袁大头”的大规模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很快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袁大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依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那么,你知道哪一种“袁大头”最值钱吗?

“袁大头”的价值

“袁大头”流通的30多年间,它的样式发生了多次演变,根据年限、版型和品相的不同,不同“袁大头”收藏价值也是天差地别。

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袁大头”是民国三年的一元币,成交价在3000元左右,而一些非常稀有的、特殊年份的“袁大头”,价值可能高达上万到十几万不等。

至于某些“签字版”、“苏维埃版”的“袁大头”,价格就更夸张,有些甚至达到了上百万的级别。

目前最值钱的“袁大头”银元,是民国三年的签字版试铸币,估价在120万到150万之间。

在硬币的正面,印有一行“LG”开头的英文字母,或者是简写“LG”,那是为这套“袁大头”打样的意大利雕模师、鲁尔治•乔治的签名。

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签名,对于当时的西方国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却不这么想。

他们认为这种签名会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袁世凯是乔治,所以强行将这些字符抹掉了。

正因如此,这一批签字版的“袁大头”,那当时流通的时间很短,所以到现在就变得极为罕见,堪称绝版。

当年袁世凯在发行“袁大头”的时候,并不是全部发行的银元,还推出了一批极少量的金币。

如果带签字的“袁大头”、同时又是金币的话,那就更是价值连城。

在2018年迪拜举行的一场英国皇室拍卖会上,一组民国三年铸造的、签字版“中圆”金币,拍出了四千万港币的天价。

这组金币不仅雕工精美、光可鉴人,在品种上也是万中无一,堪称民国时期“袁大头”当中的稀世珍品。

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袁大头”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到国外的迪拜、新加坡,人们对“袁大头”的热情日渐升温。

随着“袁大头”市场的火热,一批高仿真的赝品“袁大头”也悄然出现,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翡翠怎么鉴定真假识别方法

家狗生一只小狗对家运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