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说文解字》揭秘:‘亚洲蹲’背后的文化含义

09-02

《说文解字》揭秘:‘亚洲蹲’背后的文化含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两个“足”部汉字:“踼”、“蹲”。注意,第一个字是“踼”,不是“踢”;第二个字“蹲”是现代汉语的常用汉字,收在国家语委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蹲”,“亚洲蹲”的“蹲”。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踼。读音有三个:

(一)tá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踼,跌踼也。从足,昜声。一曰抢也。”最后这个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写作“枪”。形声字。许慎给了两个本义:

本义之一:跌,跌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直接说:“踼,跌也。今本作‘跌踼也’,恐是误倒。”就是跌倒,用本字解释本字,也不妥。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六引《仓颉篇》:“踼,失跡也。”左思《吴都赋》:“魂褫气慑而自踢䟮者,应弦饮羽。”李善注引刘逵曰:“‘踼、䟮,皆顿伏也。’《声类》曰:‘踼,跌也。’”

(跌倒)

本义之二:抵拒。就是《说文》所说的“一曰抢也。”这里的抢,应为“枪”,不是打仗用的“枪”,枪在《说文》中的解释“歫也”,就是相迎斗争之意。

(二)tǎng。这个读音出自《集韵》。伸足卧。《集韵·荡韵》:“踼,申足伏卧。”其实就是躺。

(三)shāng。这个读音出自《集韵》。用于“矍踼”这个词,指惊动貌。《集韵·阳韵》:“踼,矍踼,惊动貌。”《汉书·扬雄传》:“河灵矍踼,爪华蹈衰。”颜师古注:“矍踼,惊动之貌。”

踼的小篆写法如图:

(踼的小篆写法)

2、蹲。读音有六个:

(一)dūn(旧读zú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蹲,踞也。从足,尊声。”形声字。本义是坐。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引《字林》:“踞,谓垂足实坐也。”这跟蹲字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同。

(垂足实坐)

《广韵·魂韵》:“蹲,坐也。”比如《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成玄英疏:“蹲,踞也,踞,坐也。”任公做成了巨大的钓钩和钓丝,用五十头牛作为鱼饵,从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放在东海里面,天天在钓鱼,整整一年也没有钓到鱼。任公子是坐在山上的,因此用蹲。不用坐。坐的古义是坐在脚后跟上。

此外,蹲还引申为物体立在地面。比如杜甫《石笋行》:“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石柱蹲立)

本义之外,蹲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虚坐,两腿弯曲如坐,而臀部不着地。这个意义是现代汉语蹲字最常用的意义。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七:“蹲,犹虚坐也。”比如《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那昏君因足疼,做一堆儿蹲着。”《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一蹲身,刚刚的坐在袭人方才坐的地方。”网上争论的外国人不会的“亚洲蹲”中的蹲,也是这个用法。

(亚洲蹲)

(2)呆着。比如《老残游记》第一回:“这么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在家里做甚?”

(3)书法术语。指用笔的轻顿。明代张绅《法书通释·八法篇》:“侧者,点也,而谓之侧者,侧下笔使笔锋右顾,审其势而侧之,故名。若止言点,则不明顾右,无蹲锋向背之势矣。”

(《兰亭序》中的永字)

(4)控制或延缓植物生长。作物定苗后,为防徒长,不予灌溉,进行深中耕,使根群向纵深发展。扩大吸收面积,以助积累养分,更利植株生长。这种做法,叫“蹲”。李准《参观》:“让小麦下边几个节不拔那么快,蹲一蹲。”

(二)cún。这个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

(1)同“壿”。舞貌。比如《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毛传》:“蹲蹲,舞貌。”实际上就是敲起鼓儿跳起舞的样子。

(2)方言。腿、脚猛然落地受了伤。如“蹲了腿”,也有地方读cuán。

(三)zūn。这个读音也出自《集韵》。同“(左尊右鸟)”,一种野鸡名。

(四)cǔn。这个读音也出自《集韵》。聚集;迭合。《集韵·混韵》:“蹲,聚也。”《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杜预注:“蹲,聚也。”潘尪的儿子党和养由基把皮甲重叠而射它,穿透了七层。

(养由基像)

(五)cuán。这个读音也出自《集韵》。用于专用词“蹲(左足右元)”。聚足。

(六)qǔn。这个读音也出自《集韵》。用于专用词“蹲循”,缓意;却退。

后面五个读音,现代汉语均不常用,渐成冷僻,退出实用。

蹲的小篆写法如图:

(蹲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48,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博山文石和灵璧石

宠物龙猫怎么养